新浪财经

微短剧涨势迅猛,电视剧如何赢得观众注意

齐鲁晚报

关注

转自:人民日报

回顾过去一年国产剧集的发展,无论是从创作、接受,还是从产业层面而言,“短”都是关键词。

在创作层面,以《我的阿勒泰》为代表的一系列“破圈”之作先后涌现,掀起“因短而美”的创作浪潮,形成一道独特风景线。所谓短剧集,并非微短剧,而是指20集以内的连续剧、单集时长15到30分钟的系列剧,以及集数在6集以内的系列单元剧。

相较中长篇剧集,短剧集体量轻、试错成本低,但受限于播出周期,以往很难在商业上突出重围,因此一度承担题材探索和人才练兵的任务。随着媒介环境变化,剧集商业价值与集数不再直接挂钩。就算排播周期不长,绝对播放量不高,只要完播率高或集均播放量高,订阅会员“拉新”能力强,也能实现商业上的良性循环。近几年,短剧集作品数量逐年递增,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趋势。

2024年,短剧集不仅数量倍增,还通过题材、体裁和风格上的探索,发挥了剧集“轻骑兵”作用。10集的《新生》和15集的《错位》,携手证明短剧集驾驭复杂叙事的能力。短剧集蓬勃发展,尊重了依据内容多少“量体裁衣”的艺术规律,也打开了侧写生活的新颖视角。过去一年间,这些题材多样、风格各异的短剧集,与《西北岁月》《上甘岭》《南来北往》《凡人歌》《小巷人家》《我是刑警》等精品长剧一起,完成了对雄浑革命历史、奔涌时代潮流和火热社会生活的立体刻绘。

就接受层面而言,包括微短剧在内的短内容,对观众文娱消费习惯产生深刻影响。《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到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微短剧追求极致的叙事效率,追求对情绪本能的呼应,追求降低门槛的常识叙事。这些特点符合当前文娱消费需求,用强刺激挽留了新媒介环境下观众碎片化的注意力,助推了观众不费文化体力享受“精神按摩”的消费习惯。

由“短”而来的危机感,传导至剧集供给侧。来自微短剧的叙事“语法”,开始在剧集创作中被当作参考标尺。铺垫、过渡成为奢侈表达,套路、反转成为两大“杀手锏”。为了情节密度,可以只要结果省略过程;为了“爽感”,可以增强情绪削弱逻辑。虽然这样的做法可能拉低作品艺术性,但客观来看,微短剧已经从电视剧、网络剧的竞争对手,变成了剧集产业的一种“处境”,催生了创作上的新动作,放在更长时段考量,可能成为剧集产业“穷则思变”的催化剂。

从产业层面来看,降本增效的新常态,也对剧集创作提出“向短而生”的要求。篇幅冗长、内容空洞、情节拖沓的长剧集,不仅会加速观众流失,还会造成行业资源的极大浪费。在符合剧集艺术规律的前提下,拧干水分、保留精华,不仅是留住观众、提高完播率的有效手段,也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据统计,2024年,在长视频平台上线的新剧中,20—29集的中篇剧集占比超过50%,成为主流。“上星”剧集虽仍以30—39集居多,但平均集数已经下降至31集。30集以下的电视剧,如《上甘岭》(24集)、《山花烂漫时》(23集)、《灿烂的风和海》(18集)等,不仅占比突出,也收获了良好口碑和广泛热议。

当然,“向短而生”并不意味着“唯短可生”。在史诗性的鸿篇巨制上,长篇剧集依旧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向短而生”的发展动向,是对国产剧经年累积的“重长轻短”习惯的一种纠偏。在新的媒介格局下,短剧集、中长篇连续剧和微短剧必须平衡发展、优势互补,才能满足观众不断更新的观剧需求。

(作者:卞芸璐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