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贾樟柯的“营销实验”难言成功

齐鲁晚报

关注

贾樟柯的最新电影《风流一代》下映在即。从11月22日首映以来,这部历经22年拍摄制作、限时上映22天的作品带领观众完成了一次情感与时代的游历。此前,影片定档时,贾樟柯曾表示,“影片下映后,应该也不会大规模复映。但我觉得,对于想看《风流一代》的观众朋友来说,22天足够让我们相逢。”“限时上映22天”作为一种妥协之道,在“商业性”和“作者性”中是否找到了平衡呢?

刘宗智 济南报道

22天,

是一种营销手段吗

电影《风流一代》从2001年讲到2022年,赵涛饰演的主角巧巧,年轻时和斌哥谈恋爱,但斌哥丢下她出门闯荡,于是,巧巧踏上了寻找斌哥的旅途。

为契合不严谨意义上22年的摄制周期,导演和片方颇有仪式感地把公映日期选定在11月22日。同时,限定公映22天。此前贾樟柯透露,这部历经22年时间拍摄的影片从11月22日正式公映起,将只在大银幕上映22天,将于12月13日下映。

贾樟柯在社交平台发文解释说,“这部影片花了22年的时间拍摄,我们就用22天,来告别这22年。我想我们用这22天,用一种最具仪式感的观影形式,跟这个世纪‘俱往矣’的20多年时光,跟‘风流一代’的风流过往,做个告别。”

除去贾樟柯的情怀考量,这种相对“新奇”的放映方式,或许也是片方撬动核心观众快速进场的一种营销手段。在低迷的观影情绪下,带有文艺属性的《风流一代》很难拓展路人观众,只能尽力争取影迷群体,而限时观影能让部分观众尽快观影,保证院线前期排片率,而不是延宕观影需求,拖累上座率,最终因影院排片过少而再度损耗票房。

按照贾樟柯以往几部院线电影的排片数据,22天也恰好暗合了作品的市场生命周期。以票房最高的《江湖儿女》为例,这部上映于2018年秋季的作品集齐了赵涛、廖凡、徐峥、刁亦男等一众实力派演员。首日排片占比16.7%,当天票房1325万,然而到了公映第十天,排片占比锐减至0.1%,当天票房仅有21.2万,此后每况愈下,偶有回弹也难挽倾颓之势。因此,对于《风流一代》而言,与其以“马拉松式长跑”比拼耐力,倒不如限期22天吸引一波热度。

从效果来看,这次“饥饿营销”的确为影片的市场表现增彩不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相关话题多次冲上热搜,热评里也有不少网友感慨“贾导也太有仪式感了”“都是数字22,导演真的用心”,还表示“欠贾导一张电影票”“一定去电影院捧场”。影片定档前夕,《风流一代》的片源遭到泄露,在互联网上大肆流传,贾樟柯发文请求观众“大家如果有条件、有兴趣,还是把第一次体验留给电影院吧。感谢!”“盗版”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风流一代》添了一把“火”。

22年,

是一种创作风格吗

从创作层面上来看,《风流一代》更接近于贾樟柯的一次影像实验。他介绍,《风流一代》的创作过程非常特别,从2001年开始拍摄,断断续续一直拍到2022年,无意中记录了2000年至今人和事的变迁,剪辑了超过1000个小时的素材。“新的感受需要新的叙事方法,我想去冒险,尝试用新的叙事方法,带给观众一种崭新、或许有些陌生的情绪体验。”

著名导演维尔托夫曾提出“电影眼”理论,他认为电影设备应该像人的眼睛一样去客观记录生活实景,成为捕捉和构建现实边界的一个工具。受此影响,贾樟柯也萌生了创作欲望,“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只是一个拿着数码相机的人,我的想法是找到一种突破传统电影工业程序和制作模式的方法,摆脱从剧本直接到电影的过程。”

隔着时间回望,贾樟柯迄今为止的所有作品,组成了一部关于中国近30年来的纪录长片。当时间越被拉长,记录的质感和文献般的价值就越凸显出来。从最初的DV,到16毫米、35毫米的胶片摄影机,再到最新的数码摄影机,贾樟柯有意使用多种设备,同时也串联起《任逍遥》《三峡好人》《山河故人》《江湖儿女》等过往电影的画面,营造了材料混用和拼贴的效果。他的兴趣不在于情节,而在于如实记录和呈现不同时期的社会风景。巧巧和斌哥的故事线只是若隐若现,草蛇灰线般地串联起二十年。在他看来,《风流一代》像一种时间机器,“你会看到技术是如何发展的,不同时代、不同年代的人的外貌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最让我难忘的,也是最让我惊讶的是,我看到了社会的氛围和情感是如何转变的。”

《风流一代》身上的“文艺气质”让人无法忽略。低成本投资让其更容易从稳妥的类型套路创作中挣脱出来,产生相对先锋、自由的表达,但也意味着作品本身缺乏产生高影响力、高冲击力的先天优势。贾樟柯形容自己拍电影,是“咬紧牙关站立着,拍自己想拍的电影”。这样的姿态让人尊敬,但也不得不承认,电影最终要面向市场、面向观众,“限时上映22天”作为一种妥协之道,在“商业性”和“作者性”中找到了一种奇妙的平衡。但影片上映22天票房未过1000万元,贾樟柯的营销实验难言成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