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类引领信托业转型升级
中国银行保险报□本报记者 吴彬
随着《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的正式落地,信托业务被明确划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这一分类进一步厘清了信托业务边界和服务内涵。未来,信托业将继续围绕这三大类别深化业务转型,优化业务结构,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构组织体系,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新时期信托公司的创新发展需要推动组织变革,重构组织体系。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周小明认为,三分类背景下,信托业务的经营模式已经发生颠覆性改变,信托公司需要进行组织再造,重构与过去截然不同的组织管理体系。
具体而言,资产管理信托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业务,要按照资产类别和对应业务要素重构业务组织体系和营销组织体系。资产服务信托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要按客户的服务需求和服务要素构建相应的业务组织体系和服务组织体系,特别是需要以客户为中心构建起三个组织角色和三种组织能力,在公司层面建立起服务于客户的大三角组织:资产服务信托中心(规划专家)、资产配置服务中心(配置专家)、客户发展服务中心(统筹客户关系);在市场层面建立起服务于客户的小三角组织:财富管理中心(财富工作室)包含规划经理、配置经理、客户关系经理。在此基础上,全面重构企业的流程、机制和科技体系。
在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信托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邢成表示,加强风险管理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将成为信托业未来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评估、监测和应对机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邢成说。
聚焦重点领域,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指出,信托业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规模长期仅次于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方面,信托可以积极发挥本源优势,助力完善分配制度、发展公益慈善,健全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治理,促进共同富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邢成认为,信托机构应不断推出有针对性的普惠信托产品,帮助低收入人群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