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多家银行业机构走访大河网:探讨如何为行业声誉风险管理增效赋能

大河网

关注

大河网讯 在信息如潮、舆论如风的数字时代,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都可能成为公众情绪的宣泄口和舆论的发酵池。对于银行业而言,遭遇突发事件如何应对?如何防范负面舆情引发的声誉风险?如何做好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宣传?

11月15日上午,河南省银行业协会联合大河网开展了一场银行业舆情处置与声誉风险管理培训会。来自河南省银行业协会、各银行业机构的代表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新的舆论环境下,提升舆情处置和声誉风险管理能力的路径与方法。

活动现场,大河网总编辑张培君对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当前银行业面临的舆论环境日益复杂,舆情事件频发,对银行业的声誉和业务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大河网作为河南省首家重点新闻网站,一直积极探索金融业舆情应对及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致力于金融机构提供专业的舆情应对与引导建议,服务河南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聚焦银行业,大河网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与河南省银行业协会紧密合作,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舆情服务,为行业健康发展赋能助力。

专题培训:精准剖析,贴近实战 

“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发现问题后才会去处置,这就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状态,那如何风险前置呢?”结合多年的舆情分析和实战经验,大河舆情研究院负责人徐静瑶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全媒体时代舆情处置与声誉风险管理”专题培训,分享在舆情监测、分析、应对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徐静瑶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当前银行业面临的舆情挑战和声誉风险特点。她表示,银行负面舆情通常源于服务纠纷、内部管理等多个方面。这些舆情事件一旦爆发,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给银行带来严重的声誉损失。因此,各银行业机构必须建立健全舆情监测机制,及时排查并处理潜在风险点,确保各项业务流程合规、服务到位。 

在谈到银行业典型声誉风险事件处置措施与应对建议时,徐静瑶结合多个实际案例,详细分析了银行在面对舆情危机时的应对策略。她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应对舆情危机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与媒体、政府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同时,还要注重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透明度,及时回应公众关切,降低负面影响。

“此次培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我们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和员工培训,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全流程机制,确保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声誉和形象。”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的一位参会人员表示。

参观走访:深入了解,增进交流

随后,河南省银行业协会、各银行业机构的代表们走访了大河网总部,深入理解大河网坚持“互联网+新闻”“互联网+技术”双强发展战略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产业互联网展厅,大家参观了大河网自创立至今26年来的发展历史,了解了公司发展工业互联网和参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情况;在全媒体生产传播中心,代表们回顾了大河网近年来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的精彩瞬间,感受到了大河网在新闻采编方面的专业实力;在技术发展中心,代表们了解了大河网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方面的发展成果,以及这些技术在舆情监测、风险预警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这次培训真是收获满满,让我们对大河网也有了一个全新认知。”参观过程中,与会代表们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走访大河网的发展历程和业务范围,他们对大河网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他们也希望未来能够与大河网在舆情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

据了解,大河网作为国家一类新闻网站,也是河南省最早一批研究金融业舆情应对及金融业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建设的新闻单位,内设专业的大河舆情研究院,与中科院软件所共建新闻数据与政务数据联合实验室,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培养舆情分析师,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提供专业的舆情应对与引导建议,助推科学决策,维护良好声誉。

未来,在河南省银行业协会的支持下,大河网将继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持续深耕金融声誉风险领域,打造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声誉风险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展与银行业的合作领域和深度,共同探索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舆情应对和声誉管理机制,赋能银行业金融机构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推动银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王苑 刘玉坤)

【科新发展:拟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科新发展公告,公司股票触及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消除,满足《股票上市规则》第9.3.7条规定的可以申请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条件。公司已按照相关规定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撤销股票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997.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10.13万元。

【中国电建: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2.03%】中国电建(601669.SH)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25.60亿元,同比增长1.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36亿元,同比下降12.03%。

【金隅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12.35亿元】 金隅集团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68.67亿元,同比增长31.42%;净亏损12.35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3.09亿元。

【科新发展:拟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科新发展公告,公司股票触及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消除,满足《股票上市规则》第9.3.7条规定的可以申请撤销对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条件。公司已按照相关规定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撤销股票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997.7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10.13万元。

【中国电建: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2.03%】中国电建(601669.SH)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25.60亿元,同比增长1.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36亿元,同比下降12.03%。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