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回忆往时的幸福

齐鲁晚报

关注

□张莹

最近,《小巷人家》因真实而极富感染力的年代感戳中了很多观众的心,剧中人物在怀旧而温暖的色调中,呈现出独有的时代故事。

《小巷人家》讲述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苏州棉纺厂家属区一条小巷里同住一个院的庄、林两家,在恢复高考、国企改革、改革开放等时代变迁中,如何互相帮衬、共同成长的故事。

众多年代剧大多聚焦时代洪流中小人物的奋斗,抑或聚焦家庭生活变迁和个人成长。《小巷人家》从一个全新视角——邻里关系讲述时代变迁。闫妮、郭晓东和蒋欣、李光洁在剧中饰演的两对中年夫妻,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家庭氛围,都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温情而治愈,四个演员的表演瞬间把人带入那个年代。

这部电视剧画面用暖色调,镜头非常考究,夏天窗户边的蚊帐,冬日裂开的水泥地、斑驳的红砖墙、随处可见的碎石和落叶等,每一帧都像一幅老旧的油画,加上演员不露痕迹的表演,让人在剧中有了停下脚步、歇息一会儿,回忆往时的幸福。

我在想,这样一部剧定是出自60后、70后之手,因为剧中的一切让人太熟悉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里的人住的大都是单位宿舍,邻居们都认识,就像《小巷人家》故事中的黄玲和宋莹,如果恰巧碰上对脾气的,那就是每天几乎“粘”在一起,像黄玲和宋莹一样互相治愈,即使一个外柔内刚、一个泼辣直爽,总能第一时间懂得对方。而邻里之间的孩子们更像兄弟姐妹,不管去谁家,都是推门而入,玩够了才回。

《小巷人家》里的很多情节,都是60后、70后心灵深处甜甜的记忆。宋莹的儿子林栋哲在学校里欺负黄玲的女儿庄筱婷,哥哥庄图南为妹妹打抱不平,栋哲很失望,以为图南会向着他,结果图南一句“她是我亲妹妹”让栋哲破防。那个年代的孩子们就是这样,自己的问题自己想办法摆平。记得小时候乖巧的我,被邻居男孩抓破了脖子,我三岁的妹妹跑到男孩家告状,对他妈妈说,“你打他!”非要看着男孩妈妈打几巴掌才罢休。后来男孩妈妈和我妈妈讲起这件事,笑弯了腰,至今想起来那都是无比温馨的画面。

还有栋哲每天都去街坊邻居家看电视,电视上放的是唐国强主演的《南海风云》。这个画面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不仅这部电影熟悉,就连放电影的电视都是那么熟悉。电视荧屏的画面不是黑白的,是蓝红条的!记得我小时候,邻居家也有一部这样的电视机,因为他是木匠,有手艺,他家买了整个家属院第一台电视,而且他声称是彩色的。记得夏天的晚上,我每次路过他家门口都会驻足一会儿,透过门帘看到的就是《小巷人家》剧中那样的蓝红条电视机。我当时想,还是木匠手巧啊,给黑白电视贴上彩色玻璃纸就变成彩色电视了。后来每每回忆起这个情节,都以为是记忆错误,直到《小巷人家》出现了同款电视机。

《小巷人家》中,宋莹家买了一台香雪海牌的冰箱,又一个熟悉的画面扑面而来。香雪海,这真是遥远的记忆。我记忆中比较早的冰箱是丹东出产的东方齐洛瓦,它的广告词曾经那么朗朗上口。年初时我去丹东,出租车司机自豪地说,丹东曾经的名牌有孔雀手表、牡丹相机、康齿灵牙膏、东方齐洛瓦冰箱、黄海客车,说得我瞬间回到那个年代,心潮澎湃,几乎泪流满面。

就像香雪海冰箱来到宋莹家,黄玲羡慕地参观着这个高科技,然后说,“以后把订的鲜牛奶寄放在这里,就不怕变质了”,多么真实的情节。而这个香雪海,在随后的日子里,让黄玲和宋莹不仅有鲜牛奶的互动,还有上火时一碗冰镇绿豆汤、孩子们夏夜分享三分钱一根冰棍的温馨时刻。

是的,那个年代,谁家添置一个大件家电,那可真是轰动的事情。记得小学时同学家买了一台洗衣机,为此他专门写了一篇作文,“拿一条脏抹布扔进洗衣机,按动开关,上一眼下一眼,左一眼右一眼”——老师当作范文念到这里的时候,直夸文笔生动,于是,所有人都知道他家有洗衣机了!

这就是《小巷人家》打动人的地方,有细节,情节落地,不悬浮。在这里,不得不说说闫妮、郭晓东和蒋欣、李光洁四个优秀演员真挚的表演。宋莹深知黄玲面对偏心的公婆、“愚孝”的丈夫时的委屈和不易,每次都站出来给予黄玲支持与安慰;黄玲也能读懂宋莹那些反抗的“小心思”,并用她的细腻和体贴关心着宋莹一家三口。网友们直呼“佟掌柜和华妃好配!”

李光洁饰演的林武峰没有甜言蜜语和亲密的镜头,却在烟火气和眼神的爱意中,表达出两个人的甜美爱情。很多观众说,李光洁的演技太对味儿了。郭晓东在剧中饰演“凤凰男”,拿捏得恰到好处,虽然不讨喜,让观众完全代入剧情而被骂惨了,不得不说郭晓东演得真好。

《小巷人家》这样的年代剧,称得上是用心之作,写得好、演得好、拍得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