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娃哈哈的未来之路!

乳业财经

关注

Section 4

接手宗庆后的股权,宗馥莉持股29.64%

此前,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是国资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46%的股权,其背后是杭州上城区国资委;宗庆后个人持有29.4%的股权;剩余24.6%股份则由娃哈哈职工持股平台持有。目前,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宗馥莉接替已经去世的宗庆后,出任娃哈哈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并接手了宗庆后所持的29.4%股份。

从股权结构上看,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娃哈哈都不是宗家说了算,但是从宗馥莉的继承之战来看,更深的秘密在于娃哈哈之外还有一个娃哈哈。据悉,同样的娃哈哈产品,一些是由娃哈哈集团所有,一些则是由宏胜饮料集团所有。这个注册于2003年,主要承接娃哈哈产品的代加工业务,在全国建立了数量众多的生产基地和子公司,并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但娃哈哈集团在宏胜的股权占比为0,主要股东为恒枫贸易有限公司,占比98%。

恒枫贸易有限公司信息显示注册在英属维京群岛,属于外资企业。有分析称,由宗庆后家族控制的离岸公司叫Ever Maple Trading Ltd,应该就是恒枫贸易有限公司,穿透后由宗馥莉100%占股。此外,哇哈哈的经销商体系,可能也掌握在宗家手中,有分析称,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大概率是娃哈哈的经销商持股平台。

自宗馥莉接任后,娃哈哈集团的多位核心人员不再担任要职,取而代之的是宗馥莉控股的宏胜饮料集团的骨干。以此观之,以宏胜为代表的“宗家娃哈哈”似乎正在渗透进“地方国资掌控的娃哈哈”,而在宗馥莉全面接手娃哈哈之后,就出现了员工劳动合同被要求改签宏胜饮料集团的变化,似乎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尽管娃哈哈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从表面上看并不是宗馥莉,但其从多方面掌握着企业发展的命脉。

Section 5

新老冲突,内部矛盾的根本

一周之内“请辞”和”继续履任”接连发生,这背后也反映出了娃哈哈的内部矛盾,从宗馥莉的成功接任来看,当时的辞职风波或许是其“以退为进”的策略,也显现出其改革的决心。而娃哈哈的内部矛盾似乎离不开宗馥莉大刀阔斧的改革,由于触碰了部分人的利益,从而引发了后续种种事件的爆发,而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父女二人不同的经营理念所致。

她认为为了创新,必须改变原有的策略和方法,然而,这些想法与之前跟随宗庆后打拼的员工们的观念产生了冲突。这些员工们已经习惯了宗庆后的管理模式,对于宗馥莉提出的激进改革,自然会产生抵触情绪,并试图进行抵抗。曾经的老员工在私下抱怨,“宗馥莉的做法太急了,和她父亲完全不同”。

宗庆后用几十年时间打下的江山,主要靠的是员工的忠诚和信任,而宗馥莉一上任,便进行大规模调整,这让许多员工心生不安,这种焦虑与不满的情绪,促使了内部斗争的爆发。前段时间被曝光的“员工维权事件”就是其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宗馥莉在采访中曾表示“改革是必要的,不可能每个人都满意”,或许此次的员工事件只是开端。

虽然宗馥莉已经接任,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解决好内部矛盾等问题,想要处理好内部矛盾,核心问题或许在于娃哈哈能否在宗馥莉的领导下继续保持其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而从企业目前的处境来看,宗馥莉所需要解决的难题并不少,既要承载和延续企业的传统,又要在众多阻碍中积极推动创新,逐步挑起企业管理的重担。

在前段时间的职代会上,宗馥莉从员工、管理层到整个公司层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期望。在“家文化”的基础上,她更想用拼搏的企业文化,成就奋发向上的娃哈哈;用全面的企业制度,成就精细化管理的娃哈哈,她的目标是要让娃哈哈迈向世界舞台。

Section 6

娃哈哈未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1987年7月宗庆后开始娃哈哈的创业历程后,三十多年间,娃哈哈已成长为一个庞大的饮料帝国。其官网数据显示,35年累计销售额为8601亿元,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有81个生产基地、187家子公司。其产品涵盖包装饮用水、蛋白饮料、碳酸饮料、茶饮料、乳制品等十余类两百多个品种,其中纯净水、AD钙奶、营养快线、八宝粥几乎家喻户晓。

但实际上,娃哈哈自2013年取得业绩峰值后便一直没有取得更为亮眼的成绩,此前宗庆后在相关采访中曾坦言:“缺少新的大单品是重要的一点。”目前,距离娃哈哈的上一个大单品营养快线的顶峰时刻,已经过去了近10年的时间,在推陈出新加速的快消行业,娃哈哈始终没有打造出“下一个营养快线”。整体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娃哈哈未来发展充满挑战。

加上娃哈哈内部存在的“搭便车”“坐快船”的思维惰性以及“庸懒散”现象,也需要下大力气进行整治,但也需要注意传承和改革并重,或许可以在“家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拼搏的企业文化来解决企业风气。还有就是其业绩上的不足及激进的管理策略改革引发的内部不矛盾也亟待解决。

尤其是再宗馥莉掌权后,如何平衡公司内部的利益关系、如何进一步推动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如何处理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等,都是其需要面对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娃哈哈企业的发展。虽然过程可能会较为艰难,但并不是没有机会,这就需要企业关注市场动态和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策略,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

娃哈哈再我国发展多年,无论是产品还是品牌再我国都有较高的影响力,品牌信任度也较高。前段时间市场消费者对娃哈哈各种产品的深挖,引起了不少关注,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进一步强化了品牌的影响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消费群体。未来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品牌或许可以借助这波“流量”来打造品牌壁垒。

Section 7

“家文化”理念下的娃哈哈如何迈出下一步?

娃哈哈集团秉持独特的“家文化”理念,倡导企业与员工事业共担、利益共享。自1999年起,娃哈哈就实施了员工持股制度,规定工作满一年考核合格的员工可以购股,这在当时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及凝聚力。但随着时间推移,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原来的制度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市场。

尤其是2013年后,资深员工因股权积累丰厚,仅凭分红即可获得不少的收入,而新员工即便贡献卓越,所持股权较少,其收入也难以企及资深员工的分红水平,这导致员工持股制度的实际效果与初衷相悖。尤其是在宗馥莉接任后,对其积弊已久的模式进行果断地改革触及到了部分人的利益,导致企业内部矛盾日益加深。

由于其需要打破长期形成的固有认知,重塑利益格局,所以管理机制的变革并非易事。但在当前市场大环境下,企业也不得不进行改革。虽然品牌在我国发展时间较长,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娃哈哈逐渐“淹没”。在包装饮用水市场中,除了娃哈哈,还有农夫山泉、华润饮料旗下怡宝、景田、康师傅等一众巨头。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娃哈哈市场份额排名第四,与农夫山泉相差较大,且还迎来了多个跨界入局者,如胖东来、东方甄选、元气森林、伊利等,为其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在饮料市场中,除了上述瓶装水巨头,还有统一企业中国东鹏饮料、华彬集团、元气森林等企业。其中,农夫山泉同样是娃哈哈饮料的劲敌,得益于以东方树叶为首的茶饮料实现叫不错的营收。而且饮料市场上产品更新速度加快,消费者对于价格敏感度提高,如何突围,对于企业而言同样重要。

行业思考:娃哈哈作为知名企业,自创始人宗庆后离世后风波不断,宗馥莉“辞职又接任”“高管人事变动”“老员工维权事件”等将娃哈哈推向风口浪尖。宗馥莉大刀阔斧的改革便成为引发内部矛盾的导火索,但实际上,娃哈哈内部在经营模式上已经显现出问题,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亟需解决,只不过在改革过程中需要传承与创新并重。

作者:梦妍

【日本东京都发生4.1级地震】据日本气象厅消息,当地时间4日12时35分左右,日本东京都发生4.1级地震,最大震感为震度2,震源深度80公里。本次地震没有引发海啸的风险。

【我国发布首部生成式AI翻译应用指南】 4月25日,在2025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上,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专业委员会发布了《翻译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5)》。该指南秉承"技术赋能、人文守正"的理念,旨在引导翻译行业正确把握技术发展机遇,构建人机协同的翻译实践新模式。针对当前业界普遍关心的AI对翻译人才的影响问题,《指南》强调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行业人员要注重提升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核心竞争力,持续更新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借助智能技术实现素养跃升。随着技术的发展,低端翻译需求可能被AI取代,但高水平的翻译仍然需要人类译者的文化洞察力和创造性表达。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华树教授表示,未来翻译市场将更加青睐复合型人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这将是人机共舞、人机合作、人机共创、人机共赢的局面。(中国日报网)

【自然资源部部署汛期地灾防治】春夏之交,入汛在即,针对重点区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治,自然资源部作出全面部署。自然资源部日前召开2025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指出今年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气候事件总体呈多发强发态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复杂。要充分认识近年来地质灾害极端性、反常性愈发突出的趋势,重点关注区域群发、复合链生灾害风险,注意防范近几年地震影响区、森林火灾发生区域强降雨引发群发性滑坡、泥石流,防范长时序变形积累叠加短期环境急变引发的大型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日本东京都发生4.1级地震】据日本气象厅消息,当地时间4日12时35分左右,日本东京都发生4.1级地震,最大震感为震度2,震源深度80公里。本次地震没有引发海啸的风险。

【我国发布首部生成式AI翻译应用指南】 4月25日,在2025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上,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专业委员会发布了《翻译行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指南(2025)》。该指南秉承"技术赋能、人文守正"的理念,旨在引导翻译行业正确把握技术发展机遇,构建人机协同的翻译实践新模式。针对当前业界普遍关心的AI对翻译人才的影响问题,《指南》强调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行业人员要注重提升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核心竞争力,持续更新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借助智能技术实现素养跃升。随着技术的发展,低端翻译需求可能被AI取代,但高水平的翻译仍然需要人类译者的文化洞察力和创造性表达。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技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华树教授表示,未来翻译市场将更加青睐复合型人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这将是人机共舞、人机合作、人机共创、人机共赢的局面。(中国日报网)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