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士兵突击·影像志》出版背后

北京晚报

关注

▌张霓

最初听闻赵新昌老师的大名,是源于94版《三国演义》和98版《水浒传》电视剧,他是这两部经典之作的剧照师。要找他,也是冲着《三国演义》。从旁人的口中,听到关于赵老师“不好接触”的评语,因为之前几次剧组重聚的邀请,他都未去。不过我想,一位才华出众的艺术家有些古怪脾气倒也正常。

但是当我和同事驱车到八一电影制片厂门口见他时,出来迎接的是一位穿着朴素的老先生。没有什么艺术家的“范儿”。我们要去采访他,他有点局促,显然他经常拿着镜头拍别人,自己却不习惯在镜头前。他几次表示自己不擅长说话,要是摄影他能说很多,别的就不行了。他有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说话快的时候会吞字,听不清。他显得过分谦虚,不好意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超级“i人”(内向型人)。

他的样子,实在和“不好接触”不沾边。后来我得知,原来他常年在剧组,2021年大热的《觉醒年代》也是他担任官方剧照师。和剧组签了合同,其间不能擅离职守。这就是之前他几次不能去参加剧组重聚的缘故。

赵新昌和他亲手改造的“高射炮”相机

本来是采访《三国演义》,却不知怎的说到了赵老师拍过的其他作品。身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特技摄影师,他有丰富的战争片摄影经验。早年拍过《大决战——辽沈战役》《大决战——淮海战役》《大决战——平津战役》《大进军——解放大西北》等作品,可谓“冲锋陷阵”。战争片中常常有真正的爆破,偶尔也会有危险发生,但赵老师总是在现场,仿佛“战地记者”那样跑来跑去地抢拍。有这种忘我精神,后来他担任2006年电视剧《士兵突击》和2009年《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官方剧照师也就不奇怪了。

《士兵突击》是我上初中时热播的电视剧,我知道它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忠实观众。而且我不久前刚刚看过兰晓龙老师的原著,感觉即使过了这么多年,许多内容依旧给我很多触动和启发。

《士兵突击》中的经典瞬间,一向成绩垫底的许三多为了不拖班级后腿,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做了333个腹部绕杠。

剧照,袁朗向众人解释老A的涵义,笑问许三多,你玩牌吗?

电视剧剧照集并不经常出版,一般电影的剧照集居多,且主要是国外出版。但是我想,一方面电视剧在很多方面经典性并不亚于电影,而精心拍摄的剧照具有比电视剧高清数倍的优势,对于那些十几年前的作品,剧照对很多剧迷来说可能是一个惊喜;另一方面,我们中国有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为什么我们不能为这些作品的传播推广再做些什么呢?

于是我很兴奋地问赵新昌老师是否还保留着当年《士兵突击》的摄影作品,他高兴极了,说2006年已经是数码相机的时代,作品都保留得很好。但是他还要整理一下那些作品。于是我们约好下次见面时,我先初步浏览一下内容。赵老师还是谦虚地说:“你先看看,如果符合出版要求再出,如果不符合就不出。”

下次见面,我又到了赵老师位于八一电影制片厂里看上去年代久远的老楼里,第一次看到《士兵突击》那些已经尘封将近18年的摄影作品。

2007年,《士兵突击》热播的时候,赵老师曾经在军事博物馆举办过摄影展,十分轰动。2008年《士兵突击》的挂历在中关村图书大厦展销,迅速销售一空。

赵新昌老师说,他这次找出来的许多作品,都是从未公布过的,有些连导演都没见过。当年网络还不算发达,有很多照片没有在网上传播。就这样压箱底了。

剧照,这个情景实际在电视剧中并未出现,史今即将退伍,最后一次擦拭他精心保养的战车,眼中淌下不舍的泪水。

我发现,这些照片多数采用了和影视剧分镜不同的角度,甚至有一些影视剧里没出现的内容,千余张照片将故事串联,这些作品不仅让人脑海中重播起《士兵突击》的一幕幕,还将那些精彩的、动人的瞬间凝聚、放大。汗珠、泪水、士兵脸上沾上的泥土,在战壕中滚打过留下的污渍,还有那些叫人震撼的坦克战车、飞机火炮,共造出一种激情、野性而坚毅的氛围、让人想到那些经典角色在大喊:“不抛弃,不放弃!”让人的胸口激荡,心头澎湃。

“看这些剧照,好像又看过一遍《士兵突击》,而且还有新感受。”我不由得说。

“当年也有人这么说。”赵老师笑笑。

除了和剧情相关的剧照,还有诸多幕后照,每一张都充斥着大量细节,讲述着当年拍摄的故事。

经典的作品总是过了很多年依旧不过时,或者说能经受得住时间考验的才能称之为经典作品。剧照往往是影视档案中最基本,也最有记录性和珍藏性的资料。这部《士兵突击·影像志》很厚,足有5斤多重,其中精选出的500余张照片浓缩了《士兵突击》的精华。

军事博物馆中展出的《士兵突击》幕后剧照,剧组工作人员换上了军装。一老一小,一前一后。后面那位年轻的士兵正要喝掉水瓶里最后一滴水。

《士兵突击》中经典瞬间,老A选拔终点前,许三多坚持要背着腿伤的伍六一,而成才则抛下战友狂奔向仅剩2个的名额。

提到赵新昌老师,《士兵突击》的导演康洪雷、总制片人张谦,还有主演王宝强等人,无一不强调他的技术高超和敬业,说他每天在剧组,身上挂着好几台沉重的相机,在人群中跑来跑去,找到某个刁钻的角度,留下一张精彩的摄影照片。

他一讲起自己亲手改装的高射炮一般的相机,就滔滔不绝。实际上那台相机经过他改造后已经价值不菲,但他却依旧每天在一间朴素的小屋里,沉浸在修片、改造器材中废寝忘食。今年69岁的他还经常接受各种摄影工作的邀约。我想,赵老师是一位摄影天才。一个人醉心于某一领域,数十年如一日,即便是庸人也能磨练出才华,何况原本就像是为这件事而生的人,是在用生命燃烧热爱。

我记得他提到,当年拍完照片,不能马上查看效果。胶片还很容易损坏。所以每次从剧组出来,他还没到家,就要先去影楼,先洗出照片,然后一张张查看,见照片都完好,才长出一口气,哼着小曲回到家。

这样的人,很难不创作出令世人惊艳的作品,而自己却不察觉,仿佛置身事外,转身就再次埋头于创作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