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的蝶变 从天坑村到康庄村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又名“天坑村”,四周悬崖峭壁,村子曾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状态,是巫山最封闭的贫困山村。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如今的下庄,从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村落,成为巫山最早脱贫的村和全国乡村治理典范,已变身农旅融合的4A级景区。下庄人用自己的勤劳和坚韧,闯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的农业得到蓬勃发展。下庄的蝶变,只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袋旱烟
每天早晨起床,88岁的杨自芝婆婆,第一件事就是抽一袋旱烟。裹好烟,点上火,美滋滋地抽上几口,随着浓烈的烟味儿弥漫开,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也舒展开来:“几十年了,戒不掉了!”
伴随老人大半辈子的旱烟锅里,也装有老人苦涩的记忆。
新中国成立不久,18岁的杨自芝嫁到下庄,丈夫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退伍军人。那时,下庄犹如一个原始村落,村民穿的是补丁衣服,住的是茅草屋。村里的农作物主要是三大坨:土豆、红薯、玉米,不少家庭缺衣少食。
本来日子就过得紧巴巴的,随着几个孩子的出生,杨自芝一家更困难了。为生活,她和丈夫吃过豆角皮饭(黄豆外壳舂成粉),挖过“婆婆针”等野菜充饥,两个孩子差点夭折。
那时坐落在“天坑”里的下庄,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是一条要走108个“之”字形、海拔落差1000多米的“羊肠小道”。山间野兽出没,妇女小孩不敢单独行走;煤炭运不进来,村民只得向悬崖要柴烧,经常有人坠崖伤亡。
“这样的日子,不知啥时是个头啊!”1959年一个阴沉的雨夜,病中的丈夫为生计发愁,上过战场、生性倔强的他也忍不住叹息。
“把烟给我也抽两口吧!”杨自芝一时心堵。丈夫默默地把旱烟锅递给她,杨自芝猛抽两口,呛得直咳嗽,但她觉得心里好多了。此后,杨自芝也开始抽旱烟,烟瘾越来越大。
一条出山路
1960年,杨自芝被发展入党,成为下庄村的第一名女党员,担任村妇女主任。
在村里党员、干部带领下,大家努力提高农田产量,修水渠、建电站、办酒厂、办纸厂,努力摆脱贫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春风也吹到了下庄。包产到户后,村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释放,下庄也呈现喜人变化:粮食产量得到提升,人们养猪养鸡养鸭,农家院焕发蓬勃生机。
然而,养肥的猪变不成钱,多余的粮食卖不出去,村里所需的物资也很难运进来。一道道山梁、一面面悬崖,成为阻隔下庄发展的“拦路虎”。
1996年底的一天,村支书毛相林到巫山县城开会,沿途看到过去同样落后的村庄大变样,联想到下庄的困境,他十分难受。回到村里,很少喝酒的他竟喝得大醉,大哭一场。母亲杨自芝气得拿起铜烟锅就要打他:“哭有什么用!你是一村之主,你要动脑子为村里找出路!”
“没有一条出山路,下庄就得不到大发展。”不久,毛相林召集全村人商量修筑“出山路”。毛相林的想法获得了党员、干部的支持,也让村民们看到了走出大山的希望。
1997年农历冬月初八,下庄人在海拔1300多米的鱼儿溪畔,炸响了“敢问绝壁要天路”的开山炮。村民们白天修路,晚上住山洞。杨自芝组织留守的妇女抓生产、搞后勤。
2004年,下庄终于修通了8公里长的出山公路。
千亩智慧果园
路修通了,下庄人热血沸腾:下庄不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我们要从天坑里爬起来!
要摆脱贫困,要靠传统的农业肯定不行,出路在哪?
在探索中,下庄尝试过种植漆树、养殖山羊、种桑养蚕,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限制,这些尝试都未成功。
好的产业项目需有科技支撑。经专家考察指点,毛相林和村民们决定发展新“三大坨”——西瓜、柑橘、蜜桃。
2009年,在村干部带动下,村里试种西瓜100多亩,当年增收2万多元的村民有十多户。接着又发展柑橘、蜜桃近1000亩,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很快由数百元增长到1万多元。
2015年,下庄在全县第一个实现整村脱贫,成为全国乡村治理典范。
2021年2月,毛相林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如今,下庄运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以“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方式,建成“千亩智慧果园”,用科技、智能化手段提升生产效益。2023年全村销售收入达180万元。
今年3月,在村民大会上,当毛相林公布2023年村民人均收入为20046元时,台下的杨自芝抽着旱烟,流下激动的泪水:“比修路前增长了40多倍!”
一个4A级景区
日子好了,下庄人的致富路不停歇。
“有天坑、天路、古道、古村落和全国闻名的下庄精神,下庄不发展旅游很可惜!”专家的“点拨”,让下庄人茅塞顿开: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下庄的明天会更好。
2017年,巫山县投资帮助下庄村实施民宿改造,建成了19栋34户风貌统一的乡村民宿,毛相林带头利用自家房屋,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民宿。
在市、县两级政府的支持下,下庄的道路得到进一步改善,并引进专业公司对旅游产业进行开发打造。为了提升旅客接待能力,下庄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模式,引导村民盘活闲置房屋发展民宿、开农家乐。
“高峰期每天能接待100余人,去年收入有30多万元。”几年前,今年62岁的杨元鼎和两名村民合伙开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2023年底,下庄“天路”连接五里坡大峡谷、大昌古镇和小三峡、小小三峡的旅游大环线建成通车,下庄与众多知名景点串联成珠,大大提升了客流量。当年,下庄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去年下庄接待游客数量突破10万人次。现在旅游环线连通了,今年的游客量会有提升。”毛相林说。
家乡的发展,吸引了不少出走的下庄人回归。“90后”大学生袁孝鑫返乡创业,在村里创办了扎染非遗工坊、布谷手工植物工作室,旅游旺季一个月的销售额达到1.3万元。袁孝鑫现在还担任了村委会主任,正带领村里的年轻人打造下庄旅游“升级版”。
画外音
“打造乡村振兴标志性成果”
“从发展成效看,重庆的农业农村特色亮点纷呈。”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刘贵忠称,重庆将努力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乡村振兴标志性成果。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重庆农业取得不凡成绩。统计显示,全市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197万吨提高到2023年的1095.9万吨,增长约5.6倍;全市农民收入从1978年的126元增长到2023年的20820元,增长了165倍。
随着大数据智能化的赋能,全市智慧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重庆的农村正在从会种地走向“慧种地”。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底,重庆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至63.2%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杨圣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