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理财日收益再现负值,投资者下一步怎么办?

市场资讯

关注

来源:金融时报

8月份以来,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幅度有所增大。“我在手机银行买了多款R2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期限从几个月到一年不等。最近我发现这些产品的日收益波动比较大,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出现亏钱的情况。”小赵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他查看近3个月来的理财日收益情况发现,8月份频繁出现日收益为负的情况。普益标准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8月26日-9月1日),全市场存续的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1.44%,环比下跌0.57个百分点;近3个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2.20%,环比下跌0.15个百分点。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投资者面对收益回撤又该如何抉择?对此,《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短期收益率有所下滑 净值波动整体风险可控

普益标准研究员屈颖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回撤,但本次回撤幅度相对较小,并无大面积破净趋势,整体净值波动可控。就收益率而言,8月份理财产品平均近1月收益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多数产品收益保持为正。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样本数据测算显示,截至8月23日,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降至1.4%,收益率下行幅度相对较大。但考虑到前期理财产品收益整体表现较好,在渠道端机构也可以选择对投资者较友好的方式展示业绩,收益率仍有望呈现较好读数。

此外,从风险指标来看,虽然8月份理财产品收益的不稳定性增大,近一月最大回撤和近一月波动率较上月都有小幅增加,但和以往几轮破净潮期间“数倍”于8月份风险指标的情况相比,固收产品的整体风险情况较为可控,处于正常波动范围内。专家表示,预计净值波动风险不会进一步扩大。投资者应理性面对 合理评估风险承受能力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也给理财规模带来一定压力。对此,王一峰表示,进入8月份,截至当月25日,全市场理财规模较月初增长超0.2万亿元,高于去年8月份0.1万亿元的增量。受理财收益率下滑影响,月内理财规模增长呈现“前高后低”特征。不过,拉长时间看,银行理财产品仍有望延续较好的规模增长态势。在被问及是否考虑赎回这些理财产品时,小赵表示,“目前我持有的理财产品累计收益还是正的,不会因为产品短期净值波动就选择赎回,但近期会保持高度关注。”对于不少投资者而言,面对产品净值波动,或多或少都会面临“赎回还是持有”的烦恼。

2018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对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在净值化机制下,投资者的收益率随底层资产实际价值的变化而波动,不再有刚性兑付。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逐步转变过度依赖稳定预期收益的传统观念,更深入理解产品预期收益率与最终实际收益率的本质差异及风险,树立更加科学、理性的投资理念。

“当前阶段向投资者提示净值化资管产品的风险十分必要。投资者需要理看待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区分无风险收益和净值波动资本利得收益,在投资理财产品时合理确定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王一峰表示。

屈颖表示,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首先,应明确自身的投资目标与风险偏好,合理评估风险承受能力;其次,应确定投资期限,以匹配财务规划;此外,投资者还应了解各类理财产品的特性,在明确潜在风险与收益特点后做出决策,避免受市场情绪影响而做出冲动选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