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黄奇帆:人民币国际化仍有很大的空间,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金融一线

关注

9月5日金融一线消息,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今日在上海市黄浦区召开。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出席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黄奇帆表示,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近年来人民币与美元利差有所扩大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综合指数不降反升,人民币在支付结算、投融资、计价、储备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根据 SWIFT 的数据,2023 年 12 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清算中的使用比例达到 4.14%,与 2021 年比同期比上升了近 2 个百分点,也就是这两年差不多每年以增加 1 个百分点的速度在提升,目前已经是第四大支付结算货币。越来越多的境外市场主体在考虑使用人民币作为融资货币,用于对华贸易。随着我国人民币互换安排、清算网络日益健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时选择使用人民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也有越来越多的境内工商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倾向于使用人民币作为合同的计价货币。在储备货币方面,自 2022 年 8 月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正式生效,人民币在其中的权重由此前 10.92%上调至 12.28%。

“应该说,这些进展十分喜人。”同时,黄奇帆指出,人民币国际化仍有很大的空间,仍有大量工作要做。目前,中国是全球价值链三大枢纽(中国、美国、德国)之一,是全世界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 年货物出口总额达 23.77 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出口市场份额的 14.2%,连续 7 年保持全球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进口总额 17.99 万亿元,占全球份额 10.6%,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进口来源地覆盖了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我国是全球投资大国,对外投资流量近两年已经是全球第二。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巨量的国际支付结算、投融资、贸易计价和货币储备需求。根据人民银行的报告,到 2023 年一季度,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仅为 3.26,而美元、欧元、英镑等主要国际货币的指数分别为 57.68,、22.27、7.66,有相当的差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