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这些年,曾经的信托经理们,都去哪里了?

市场资讯

关注
听新闻

来源:用益观察

这些年,伴随着地产暴雷和转型失利,曾经慷慨激昂的信托经理们,不得不再次思考未来的方向。虽然前路依然迷茫,对抗焦虑的却唯有思考和行动。下面这些例子,或许只是行业现状的一个缩影,希望能给迷茫中的你一些启发和共鸣。

一、苟住派

前几年,非标业务更开始暴雷收缩,大家都在积极地找工作。彼时,其他资管子行业依旧红火,券商、基金门槛虽高,收入却依旧颇丰。虽然信托经验直接跳转有难度,但至少看得到努力方向。现在整个大资管情况都不妙,跳槽机会更加渺茫。

于是,很多人留了下来,选择苟住。日常工作还是按部就班,但精神重心则从工作转向了生活,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自身或家庭上。比如,开始健身、跑步、阅读。当大环境和行业无法改变时,与其无效内卷,不如做一些有确定性回报的事情,毕竟,谁不喜欢正反馈呢?

二、积极转型派

有人选择苟住,也有人选择前行。

一部分人选择留在信托行业,开拓业务转型。转型的方向主要还是标品和特资。当然,这两个方向的困难都不小。标品业务,是在跟其他资管子行业pk,这个赛道信托是初出茅庐,何况现在传统的优势选手公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募资情况也降到冰点,如何打造品牌力和产品力并获得市场认可,是信托标品业务的痛点和难点。特资业务,其实与传统信托业务有一定重合,资产端也不缺资源,但经济复苏期才存在遍地是黄金,当下,不仅需要仔细辨别筛选、还需要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才能确保落地,同时还不得不防范系统性风险,亦是瞻前顾后、举步维艰。

一部分人选择向后端转型,成为风控、合规、运营……行业下行期,中后台岗位成为了暂时的避风港,也因此成为了很多人追捧的香饽饽。大家不再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稳定变成了永远的神。当然,大家也知道稳定只是暂时的,唇亡齿寒,此举大概率只是缓兵之计。不过,中后台的技能毕竟更加硬核,以后再去其他行业也还是可以派上用场的。

还有人选择了向外转型。有的去了保险资管、AMC、银行等金融企业,当然想去这些地方并不容易,需要学历、资源、机遇等优势叠加。有的抱着干到退休的信念离开了金融行业,选择了更为稳定的实业类国企。也有人选择了更灵活的就业方式,比如从事保险经纪、运营自媒体、教培等,这些赛道想要从零开始脱颖而出并不容易,好处是一方面维持了中年人最后的体面,一方面不需要太多的启动资金,在当下创业艰难的形势下,不失为一种折中或者过渡期的选择。

三、诗与远方派

行业上行期,大多数人都不敢停下脚步。如今,大家仿佛悟到了慢一点其实也没关系。当失业不再算是异类,当不再担心错过机会,反而更有勇气做回自己,选择诗与远方的生活。周围也不乏有信托同仁或是移居海外,尝试新的人生体验;或是逃离一线城市,过上更加从容的小日子;亦或是远离闹市归隐田园,从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位曾经身居高位的信托朋友便是其中之一,他说,当离开平台,去掉所有光环和功利心,才真正投入生活,回归自己。

无论我们选择直面现实还是诗和远方,其实都是想在不确定性中为自己守住一份确定性,在时代浪潮席卷时保留一点对生活的掌控力。无论去向何方,我们都要坚持锻炼、守住健康,因为这是最容易找回控制力的事,也是一切的基础。要坚持学习、守住心气,因为经济有周期,不断学习是我们不被淘汰的底气和迎接挑战的心气。要坚持储蓄、守住现金,因为收入预期降低,不过度消费、不随意投资是抵抗风险的关键。

最后,我想说的是,当未来迷茫,请务必以最好的心态活在当下,就像苏轼在事业低谷期写的那样,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