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头版刊文: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并明确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这些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为我们全面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的重大举措,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扎实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深刻领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决定》内容摆布“五个注重”的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判断和深刻把握。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紧紧扭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定不移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才能夯实改革的经济基础,为其他各方面改革提供强大推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改革越是千头万绪,就越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锚定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以重点带动全局,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的强大合力。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从经济体制改革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持续健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建立,为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书写了经济发展奇迹新篇章。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紧紧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谋划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明显增多。从国内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市场体系仍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这迫切要求我们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行稳致远。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发展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而是要具体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时,进一步分好“蛋糕”,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牢牢把握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
全会科学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即“六个坚持”,深刻阐明了改革由谁领导、为谁而改、改什么、如何改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我们要深入领会“六个坚持”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
牢牢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举旗定向,亲自主持召开70多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推动各方面出台2000多项改革方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体制改革各方面全过程,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牢牢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要求。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初心使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观能动性,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力量源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始终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牢牢把握坚持守正创新的要求。以守正明方向、以创新添活力,是我们党推进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等,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牢牢把握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的要求。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一个鲜明特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牢牢把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增强改革的执行力、穿透力,离不开法治保障。以法治手段推动改革,才能让我国经济在深刻变革中实现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改革难题,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牢牢把握坚持系统观念的要求。经济社会系统包含种类繁多的组成要素、紧密多变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巨型系统。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系统工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加强改革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推动各方面改革举措精准发力、同向用力、取得实效。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
改革谱新篇,奋进正当时。全会确定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宏观管理和经济综合协调部门,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严格对标对表全会精神,加强党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抓好经济体制改革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完善社会信用基础制度,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力提效用好政府投资,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完善推动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推动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发展新型基础设施。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加快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围绕实施国家发展规划、重大战略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加力推动“十四五”规划后半程实施,前瞻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权益。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有序培育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创新发展数字贸易。完善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加强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加强经济安全能力保障。持续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加强国家储备体系建设。加快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建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强化数据安全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