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抓娃娃》的问题并不在于“三观”

澎湃新闻

关注
听新闻

影院好久没有这样热闹的场景了。电影还没开映,影院里就密密麻麻坐满了观众,而且包含了全年龄段。大家说说笑笑,颇有一点看春晚的味道。不得不说,这是“沈马”组合带来的号召力。

只是,热度是一回事,口碑又是另一回事。网友们的火力点,对准的主要是本片的“三观”。比如,本片富人装穷的设定,本来就很容易让观众产生不适感;又比如,本片的教育理念也经不起推敲,所谓“接棒人计划”根本就是对孩子天性的摧残。

应该说,大家说得不是没有道理,本片的价值观确实全程都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我们都很难分辨出,本片到底是要讽刺马成钢和春兰这对富豪夫妻的虚伪,还是在肯定他们对儿子的关爱。

尤其是全片结尾的那个彩蛋,马继业倒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考上了体育大学,但又在长跑比赛中不自觉地捡起了塑料瓶。你都说不清,马成钢对儿子的培养到底算正确还是错误,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估计,本片主创自己也没想明白,只能让沈腾和马丽继续用插科打诨糊弄过去。

但是,“三观”并非《抓娃娃》的致命问题,或者说,所谓的思想性、深刻性,从来就不是开心麻花的特长。遥想当年,让沈腾、马丽等人一举成名的《夏洛特烦恼》,也曾经因为“三观”的争议经受过猛烈的抨击,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十多年来中国喜剧电影的标杆性作品。

一路走来,从《羞羞的铁拳》到《李茶的姑妈》,从《西虹市首富》再到《独行月球》,不管在商业上是否取得成功,这些作品的“三观”都没有太多亮点,无非讲究一个通俗易懂而已。

所以,富人装穷也好,培养孩子也罢,不过是本片主创团队用来承载各种笑料和点子的“热点话题”,并不是他们真想来和广大观众探讨阶层差异,或者教育理念的问题。以此为抓手来批评本片,当然没问题,但又没有切中要害,只是在“虚空打靶”而已。

那么,本片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还是在剧本环节就出现了偏差,通俗地讲,就是故事没讲完整,以至于无法“自圆其说”。如果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本片和《夏洛特烦恼》在剧情转折的设置上是一致的,那就是主人公突然的“醒悟”。夏洛意识到财富和名望并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幸福,而本片中,马成钢的培养计划宣告破产,马继业也发现自己多年来一直生活在虚假的世界里。

但是,接下去的走向就不一致了。夏洛在明白自己的错误后,拼命去挽回,但终告失败,从而引出了该片的终极命题:珍惜身边人的重要性。而《抓娃娃》呢?马继业终于离开了那个虚假的“家”,马成钢却只是嘟囔出一句,“晚上还回不回来吃饭了”。此句一出,全场爆笑,但紧接着就是片尾字幕,这也意味着,本片其实根本就没有完成“起承转合”中的“合”。

具体应该怎么“合”呢?可以展开的戏还真不少。比如,李老师假扮马继业的奶奶多年,起初当然是为了金钱利益,但在多年和孩子的相处中也产生了真感情。在马继业识破谎言后,如果李老师能像夏洛一样去拼命挽回,倒也能激发情感的张力,同时完成剧情的闭环——比起让孩子“成才”,可能“陪伴”才是更重要的。

又比如,马继业在比赛中捡塑料瓶的表现,让马成钢意识到“接棒人计划”失败了——虽然多年的苦日子让孩子有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但并不能让他成为一位合格的企业管理者。如果马成钢能对此积极进行反思,并积极求得孩子的原谅,那就能引出另一个命题: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不可能按照既定的“计划”,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也终究要由自己去探索。

甚至,马成钢在马继业周围安排的那么多NPC,也完全可以拥有独立的故事。他们在和马继业的朝夕相处中,是否曾被孩子的纯真打动?是否曾想帮助这个孩子认清真相?在真相大白之后,他们又会怎么看待自己多年来的所作所为?

总之,如果本片的叙事能补上那个至关重要的“合”,不光能让结尾显得不那么突兀,也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议。可惜的是,为了堆积更多的“笑果”,本片主创安排了太多用力过猛,但可有可无的桥段,比如奶奶在殡仪馆的“诈死”、哥哥马大俊强行给弟弟马继业洗澡等。

相较之下,《夏洛特烦恼》的叙事节奏明显就紧凑得多,几乎找不出一场“废戏”。举个例子,该片中出场的人物远比本片要多,却个个都有自己的标志性台词,让观众至今记忆犹新,津津乐道。而本片呢?李嘉琦饰演的张飞飞,看上去是马继业的“野蛮女友”,可在剧情的高潮阶段,这个人物几乎完全消失,之后也没有任何交代,不知道她存在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从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在对剧本的打磨上,《抓娃娃》远不能和《夏洛特烦恼》相提并论。这么多年来,开心麻花的电影在口碑层面上一路走低,风波不断,人们关注的大多是“含腾量高不高”等话题,但鲜有人指出,根本的问题还是随着规模、名声的扩大,开心麻花对待剧本创作的态度,早已是心不在焉。

广大观众并不指望从开心麻花的喜剧电影里得到多少“教育意义”“思想启迪”,因此“三观”问题从来就不是关键。或者说,这些年开心麻花电影的“三观”屡屡出现偏差,还是因为创作者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完善叙事的逻辑,只能用各种段子来“填坑”。

《抓娃娃》的创意并不差,沈腾、马丽等人也很卖力,但他们再有喜剧天赋,也拯救不了一个有先天缺陷的剧本。

“沈马”合体,无疑是本片的最大卖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