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一线观察丨全球首家正极材料“零碳”工厂背后的绿色密码

川观新闻

关注

一线观察丨全球首家正极材料“零碳”工厂背后的绿色密码

川观新闻记者 张蒙 视频/任宪平 韩鹏飞

走进成都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巴莫)生产车间内,生产设备整齐排列,黑色粉末物料自动分装在耐火材料匣钵中,达到预设重量后通过传送带进入轨道窑高温焙烧,经过一系列自动化工序,锂电池正极材料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产出,偌大的车间内仅有几名巡检员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这里已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运转。

作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成都巴莫2023年产值超过20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该企业还是全球首家正极材料“零碳”工厂。

近年来,我国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之间如何做到“既要”“又要”?近日,四川日报全媒体调研组来到位于金堂县成阿工业园区的成都巴莫,探索企业背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密码。

何以“零碳”?

“开源”+“节流”,新技术助力节能减碳

“大家看到的黑色粉末是‘锂电池正极材料’,它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包括动力电池及高端3C电子用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车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前生产的正极材料主要供应给国内外电池龙头企业,现工厂包含15个智能化生产车间、100多条生产线,每天产能可达到200吨以上。

如此庞大的生产线如何实现“零碳”?“大到生产用电、小到汽车尾气排放,公司对碳排放进行了一次大摸底。”成都巴莫综合管理部部长王鹏翔说,做好碳排放统计、找到源头后,再落地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

“‘开源’和‘节流’是重点。”王鹏翔介绍,公司根据ISO14064的要求对公司的温室气体进行了全面排查,根据排查结果,将达成“零碳”目标的实现路径分为提高能效节能减排、环保原料部分替代、清洁能源使用以及绿证购买抵消四个方面。

“技术、工艺创新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成都巴莫总经理李龙庆表示,生产线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高效的节能设备,都进行了重新设计及规划,才能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和原料损耗。

除生产设备外,企业还自主开发了智能制造系统,在监控中心实时掌控生产线运行状态,“一站式”监控能源消耗情况,确保生产活动能耗情况实时掌握。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办公室空调标记着“夏不低于26℃,冬不高于22℃”。

“空调只是节能的一方面,工厂内部装备还有能量回收系统,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再利用,我们把节能减碳的事情落在诸多细节之处。”李龙庆坦言,相较于生产,日常办公的能耗相对较少,但也希望从细节处逐渐培养全员节能减排的意识,为此,公司建立了81条相关的制度准则。

“零碳”工厂背后

标准高、投入大、建设长,企业看中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企业在“零碳”转型过程中,能源系统建设、生产流程改造、人员培训等方面都需要系统提升,相应的整体资金投入和建设周期也随之增加,企业经营账要如何算?

在李龙庆看来,当前“双碳”目标背景下,建设“零碳”工厂是发展趋势。他介绍,得益于前期公司系列措施的成效,成都巴莫获得SGS颁发的PAS2060达成碳中和宣告核证声明,成为全球首家正极材料零碳工厂,“零碳”工厂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也能满足客户及投资者的低碳要求,提升综合竞争力,“前期的投入是为了企业未来更好的发展。”

当下,锂电正极材料正呈现出“洗牌”局面,而“碳”竞争力正被越来越多的下游企业所看重。

金堂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零碳”工厂,企业不仅可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展现企业低碳承诺,应对国际碳壁垒,提升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价值,还能够形成同行业在减排方面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为下游厂商或终端消费者的低碳选择提供依据。

“不少客户选择我们成为供应商的原因,除了过硬的产品质量外,‘零碳’是他们看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李龙庆说,公司通过与上游供应商紧密合作,优先选择环保型原材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致力于建立绿色供应链,推动形成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链条绿色化。

成都巴莫只是一个缩影。当下,金堂大力支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聚力做强晶硅光伏、新型锂电等绿色低碳产业,大力实施建圈强链行动,加快培育千亿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放眼四川,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2023年,四川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累计创建绿色工厂596家、绿色工业园区67家。根据《四川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计划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14%以上。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