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安徽师范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调研服装小镇青年就业现状

中国青年报

关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杨雨佳 宋思玉 赵晓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7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大数据+特色服装小镇”实践团队赴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调研,通过和三家服装企业及当地百姓访谈,了解当地服装厂年轻人就业现状。

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拥有“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镇”“安徽服装第一镇”“全国特色小镇”等称号。一家建成4年的服装智能制造工厂负责人告诉团队学生:“智能机器做不了高技术含量的活,所以机器自动化只能覆盖小部分工序。但企业的工作内容、薪资待遇、做工时间等因素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工厂就业,厂里大部分工人都是附近中年妇女,她们很难学会高技术工作。”

他还提到,随着服装生产的技术和机器设备提升,机器能够代替大量普通工人的工作,一些传统的工作方法需要摒弃,知识水平比较低下的工人也会被淘汰,这就导致了企业工人只流出不新增,企业迫切需要青年人才。

通过实地调研,团队成员了解到,服装生产从最初的原料采购到最终的产品包装和配送,涉及设计开发、生产准备、制作、完工与品质控制、包装与物流、后期服务等阶段,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同时,团队成员发现,即使有些工厂在薪资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不断优化,依然无法吸引年轻劳动力。

一家服饰集团的业务主管向同学们表示,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不愿意走进工厂,是对流水线环境、薪资等存在刻板印象,其实厂里条件没外界想象中艰辛。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完善周边生活、娱乐等配套设施。企业也可以对标大城市服装厂,适当提高薪资吸引力。

孙村镇以特色服装闻名,在孙村镇有着近300家服装企业,就业岗位较多。当天,团队还探访了在服装店和周围的服装厂工作的年轻工人,聆听他们对服装工厂就业的感受和看法。团队总结得出,尽管当地企业通过实施奖励机制、包吃包住、车接车送、营造良好氛围等福利待遇来吸引年轻人,但仍然面临年轻人才缺少的痛点。部分年轻工人认为,工厂工作时间较长、内容单一枯燥,重复性劳动可能带来身体疲劳和健康影响,因此,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进入工厂工作。

团队建议,企业想要吸引更多年轻劳动力,可以联动各方力量,进一步提高薪资待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改善工作环境,激发年轻人的积极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