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看嘉兴如何夯实“智力底座”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周佩佳

“最近一边在忙着做实验,一边在撰写相关材料,为申请专利做准备。”昨天下午,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准研三学生马晓月正在忙碌。当其他同学还在“从书本到书本”的时候,马晓月已经在为个人的第一个专利而努力,学习和科研在她身上成功融合。

去年7月,嘉兴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长三院”)和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以下简称“北理工长三院”)为基础的“校地融合发展 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区域创新生态链条”项目入围浙江省首批创新深化试点项目。

一年来,清华长三院和北理工长三院积极探索实践,针对“产教脱节”“引落脱节”“科产脱节”问题,构建起高水平新型研究机构“卓越工程师的产教融合培养”人才培养机制、“高层次人才的产才融合引育”队伍汇聚机制和“高精尖成果的产研融合创新”成果转化模式,探索嘉兴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三位一体”发展创新格局,向着成为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中心、人才汇聚高地,实现教育科技人才强市建设争先进位的目标前进。

产+教

面向产业培养卓越工程师

去年8月,北理工长三院迎来首批研究生,准研二的“知名人士”马晓月就是其中之一。之所以知名,要从她从北京骑摩托车来浙江上学说起。

“骑摩托车是我的一个爱好,如果不是自己骑过来,还要花一笔托运的钱。”一个朴素的想法,成就了一段佳话,她用了3天时间,骑行跨越4省14城1500多公里,入读位于秀洲区的北理工长三院。“在路上遭遇了‘说来就来’的暴雨,还有其他各种状况,就像做实验,总会有意外和突发情况发生。”马晓月说。

研二的“迁徙”,背后是北理工长三院推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试点机制。

聚焦产教脱节问题,北理工长三院围绕全市重点行业企业需求,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试点工作,专项研究生采用“课程教学在本部+科研创新在属地”分段式培养模式,第一年课程教学在学校,第二年起在属地进行高质量科教、产教融合培养,目前已累计招收、派驻1129名硕博研究生。

科教、产教融合的这一年,马晓月的专业学习从宽泛的物质科学聚焦到钠离子电池扩容与快充的相关课题研究。“随着新能源的发展,钠离子电池的相关技术和产业备受关注,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市场企业也早就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布局,可见这个方向非常值得去探究。”在此期间,她参与了多个研究课题,在实际项目中锻炼自身,“看到自己的研究能真正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让我挺有成就感的。”

可喜的是,马晓月还善于从实验和课题中总结和思考,她正在撰写电池材料方面的专利申请材料,有望在研究生阶段就斩获个人专利。

这样的故事,时常能在北理工长三院听到。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北理工长三院还积极探索“企业出题+师生解题+政府助题+培养赋能”的靶向式培养路径,搭建属地产业与师生团队项目合作对接渠道,开展企业技术攻关、联合项目申请和研究生实践实训。在产学融合方面,实行“学术导师+产业导师”双导师制,聘任影响力大、声誉好的行业和企业技术专家担任产业导师,深度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和论文指导等培养过程,兼顾理论指导和业务实践。目前,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北理工长三院已共建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9个,拥有产业导师10名。

产+才

高层次人才队伍汇聚

徐亮博士是清华长三院去年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他办公室的一个柜子里摆满了各种奖状、证书,比如“全球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和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金融科技发展奖”,还有深圳工程师优秀科技人才“杰出工程师”等。而这些荣誉的获得时间都是在他来嘉兴之前。

在清华长三院邀约与企业百万年薪之间,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徐亮选择了前者,更着眼于长远。

“比起企业和高校,清华长三院不仅有着顶尖高校清华的背景,而且在人才引进、科研体系、产业应用等方面都更有特色和优势,能让AI技术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徐亮表示。此外,清华长三院地处长三角地区,享有数字经济产业方面的优势,更有利于AI应用落地。

虽然来到嘉兴不到一年时间,但徐亮已经尝到了不少“甜头”。

一方面,清华长三院对高层次人才的重视让徐亮倍感温暖。目前,该院已经搭建完成了人工智能创新研究中心,团队成员不仅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外国国籍人士,还有遍布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国内人员,大家以全球办公的形式开展工作,共同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在金融、医疗、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深度应用。

另一方面,清华长三院一直鼓励并支持徐亮团队与企业、产业加强合作。目前,徐亮团队已经与天道金科等行业头部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一些试点项目。针对人工智能发展依赖的算力需求,通过院内资源对接,团队还与一家稳定的算力提供方成功对接,解除了徐亮的后顾之忧。

人才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口红利”如何向“人才红利”升级是各方面面临的一个课题。

凭借清华大学学科优势和自身的资源整合优势,清华长三院聚焦人才汇聚“引落脱节”,坚持“背靠清华、跳出清华”和全球视野,千方百计引进世界一流人才,让更多智慧资源为嘉兴所用。去年以来,包括徐亮博士在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教授胡深博士、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终身教授陆隽博士等一批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全职加入清华长三院,来到嘉兴发展。

在顶尖人才共引上,清华长三院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全球遴选顶尖科学家,联合各县(市、区)组建引才专班,“一人一策”制定支持举措,形成“研究院靠前引才、地方政府靠后保障”模式。在人才飞地共建上,联合各县(市、区)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设立10个离岸孵化器,建立“全球联动、离岸孵化”的精准引智网络,目前在孵项目500余个、带土移植落户嘉兴项目200余个。

产+研

让科技成果转化加速跑

让人才从象牙塔走向产业,也要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进车间,科技成果不是“花瓶”,而是要成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如何让科技成果顺畅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是清华长三院和北理工长三院探索与实践的重心。

清华长三院会同嘉兴各县(市、区)共建高端科创人才平台,瞄准各县(市、区)主导产业,围绕浙江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体系化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共建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省空天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高能级平台。

立足地方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实现应用基础研究、公共技术服务、产业化服务全覆盖。据统计,清华长三院食品与农业技术研究所已攻克本地食品企业技术发展难题170余个;与嘉善共建的祥符实验室加快高性能稀土生物纤维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年产量突破百公斤。同时,该院构建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探索形成“一院一园一基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已累计孵化培育有股权的科技企业1000余家,其中上市或被上市公司并购企业90余家。

位于秀洲区的德沃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北理工长三院落地之后,最早与研究院建立院企合作关系的企业。这家专注于智能家居、智慧办公、智能健康医护等领域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设立了7大生产基地与5大研发中心,“我们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的一款‘关于电动推杆选型与检修’的智能检测设备已经开始使用了。”北理工长三院机器人智能感知与自主作业团队的属地负责人于志强高兴地说。

去年7月初,于志强带着团队从北京来到嘉兴,也带来了团队十多年来在机器人感知和仿生机器人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前是承接国家纵向课题居多,但在这里与企业开展的各类横向课题,让我们在实验室里的技术能真正走向企业生产,为产业服务。”刚到嘉兴,他就第一时间走访了长三角地区的50多家企业,感受到嘉兴企业对创新力的渴求,“越是行业头部企业或者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企业,对于科研创新的需求越发旺盛,很多时候我们能一拍即合。”

德沃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提出在产品推杆部件的选型问题上存在一定困难,比如如何才能更快更准确地根据智能床的最大承重量来确定合适的推杆配件型号,或者在发生故障时如何确定是否存在推杆匹配不合适等问题。“我们根据企业需求设计的这款智能设备,可以同时供生产端和消费者端使用,解决了企业的这一痛点。”于志强透露,团队还在开展用户打鼾监测和后续开发应用,“希望能研发出无感干预设备,预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强的行业竞争力。”

企业出真题,院校真解题。北理工长三院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端的难点痛点,鼓励研究院科技人员与企业项目人员共同组建院企联合项目团队,共同攻关核心技术,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目前,该院已与德沃康科技、禄森电子等9家高新龙头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装备领域承担了10个“揭榜挂帅”“院企创新攻关”项目。

围绕产研融合,北理工长三院实行院企人员互聘,根据双方需求共同实施优秀人才“兼聘制”,聘请企业内优秀人才担任研究院“企业导师”,培养人才、开展项目。德沃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技术负责人被聘为研究院的“校外导师”,研究院根据企业需求选派优秀人才担任企业的兼职“技术支持”,积极打造院企“双栖”式双赢双赋能的科产联动格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