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文化特派员制度为乡村振兴开了一扇窗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湖州日报

肖方仁

我是湖州市首批30名市级文化特派员中的一员,联系安吉县杭垓镇松坑村。自今年5月23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开展文化特派员报名、面试和选拔工作,已经过去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我们经过了从报名参加面试,到通知被录用,到参加市县文化特派员会议,以及我们与所派驻地乡镇对接,连续几次到安吉县杭垓镇调研等,对浙江省当前的文化特派员制度,以及对文化特派员应该做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特派员制度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二十多年前,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指导下开始实行的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及今年开始实行的文化特派员制度,是对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浙江省的文化特派员制度走在了全国前列。通过选派省、市、县各级文化特派员到农村,目的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带动乡村全面发展。

文化特派员制度,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与乡村发展打开了一扇窗。被派到镇村的文化特派员,围绕文化特派员项目开展工作,并以此为媒介,带动更多人走进乡村,了解和感受农村之美,从而去分享与推动,带动更多组织支持乡村振兴,为乡村全面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比如我所联系的安吉县杭垓镇,地处浙皖两省边界,跨杭州、湖州、宣城三市,与湖州市中心或安吉县城距离相对较远。虽然杭垓镇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与优秀的生态资源,并已成功申请到“浙江省摄影之乡”称号,但相对偏远的交通,极大影响了去杭垓投资及旅游观光的人们的想法。如果文化特派员工作做得好,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带动人气,变流量为发展增量,以此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文化特派员制度,也为乡村与外面的世界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文化特派员制度虽然是一项政府行为,但这一制度的实行和相关工作的开展,能有效带动更多社会主体的参与。另外,文化特派员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更是其所在的单位,甚至更多的在其背后支撑的政府和社会组织。从很大程度上说,文化特派员制度本身建构了一张支撑乡村振兴的社会之网。文化特派员制度不仅充分发挥了我党多年一直坚持的帮扶制度、对口支援制度和巡视制度的优势,更是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的本质要求,有效促进乡村与外界沟通,增进物质与信息、能量交换。将更多的社会关注引向乡村,从而推动乡村资源开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乡村文化振兴对于激发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有着根本的推动作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新时代,文化特派员制度也为乡村自身发展动力注入了一份催化剂。文化特派员制度以及文化特派员开展的文化项目,通过挖掘和展示乡村文化优势,呈现乡村良好生态环境,引导乡村人对自身发展优势的关注,强化了其发展的信心,动员了乡村发展的力量。以文化艺术乡建为主题的文化特派员工作,是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聚集乡村发展的有效资源,激发最有利于乡村振兴与发展的内部因素。

浙江省正在开展的文化特派员制度,从省、市、县三级选派人员,为每个乡镇配备一名文化特派员,开展为期两年的文化项目工作,推动文化振兴,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赋能乡村发展,带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过上美好生活。浙江省文化特派员制度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先行探索,所形成的经验必将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为即将在全国普遍实行的文化特派员工作提供经验支持,为全国乡村振兴和乡村发展助力。

(作者系湖州市文化特派员,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公共政策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