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脾胃虚寒有福音,冬病夏治正当时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南京晨报

马上就要进入“三伏天”,酷暑带来了炎热也带来了某些疾病防治的“黄金时段”——冬病夏治。一提起“冬病夏治”,更多的人想到的是以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闻名的“三伏贴”。其实,治疗手段远远不止于此,治疗的疾病也不仅仅有呼吸系统疾病。

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消化腔镜中心专家介绍,“冬病夏治”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中的“春夏养阳”,是根据《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从明清时期就已成型,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

“冬病”指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症,长期反复发作,影响脏腑经络功能,缠绵难愈。“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节,自然界气温最高,同时机体阳气最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之时,借自然之“温”“热”,温补阳气、利湿散寒、活血通络,祛除体内沉积的寒气,增强机体之正气,调整阴阳,使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该中心主任文卫表示,慢性胃肠疾病中,如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临床表现为胃脘冷痛、得食得温痛减、遇冷加重、饮食减少、泛酸、大便稀溏等,常在秋冬季节发作或加重,均属于人体阳气虚弱、脾胃虚寒范畴,可以通过“冬病夏治”,在三伏天运用温中散寒、健脾和胃的中药,内服外敷,调理脾胃,改善胃肠道功能。

穴位敷贴在背部及体部腧穴以辛温走窜的中药敷贴,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送将药物送达病所,激发经气,调动经脉功能,补益人体阳气、鼓舞正气,驱除体中内伏寒邪。提高人体免疫力,使阴阳互补,阴阳平衡,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

任脉灸是在任脉上铺中药末或生姜施敷的方法,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主要药物与姜相结合铺腹灸,适用于脾虚、胃下垂、胃寒、胃胀、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阳虚者,以及亚健康人群。有着调理脾胃、温阳散寒、通经止痛等作用,对于女性月经不调、痛经、妇科炎症,男性前列腺疾病以及虚寒体质失眠等症状也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疗效可靠。

热罨包主要是选取温经通络的中药,制成“热奄包”为患者外敷。“不通则痛,不荣则疼”,热罨包能使皮肤腠理大开、温经通络,用以辅助治疗脾胃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疾病。通讯员 苗卿 葛妍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