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 | 探访运河粮仓:科技化点缀北京文化符号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千龙网

千龙网讯 (记者 蔡健雅)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北京既是大运河的起点,也是终点,大运河的发展和传承与北京息息相关。

大运河作为古代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水上交通干线,承担着输送粮食和其他物资至京城的重要任务。在漕运繁盛的影响下,北京城建立了完善的储量体系,南新仓、禄米仓、海运仓等“京通十三仓”由此而生。其中禄米仓作为大运河末端的仓储设施,起到了集中存储江南漕米并供应京城官员及居民的作用。

沿着建国门北大街,拐进金宝街,经过小牌坊胡同,便来到禄米仓胡同。禄米仓周边早已兴盖了许多居民区以及办公区,曾经的仓廒和仓墙隐入其中。

在古代,朝廷官员的俸禄很多是以米的形式发放,称之为“禄米”。北京现存的禄米仓为明、清两代储存京官俸米的粮仓,始建于1410年,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禄米仓是特殊类型的古建筑,仓房坐北朝南,仓顶上开气窗,下有通气孔,廒内冬暖夏凉,贮粮经久不坏。

走进禄米仓里面,能看到仓房高大宽敞,墙体厚实,梁柱虽然岁月侵蚀痕迹明显,但依然牢靠,仓内有拱门连通各仓间,盛夏时节非常凉爽。

禄米仓在清朝康熙二十二年为繁盛之时,时有仓廒57座,几乎占到整个禄米仓胡同的一半。清朝末年,由于贪污盗窃成风,仓中漕米搀假过半,加之漕运存有诸多问题,使存粮数目日少,仓廒逐渐被撤销。

直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将仓廒内的所有存粮拍卖,粮仓移作它用。1911年后,禄米仓便改为了陆军被服厂。到现在,禄米仓胡同还保存有两处完整仓廒,分别位于胡同71号、73号,在1984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古仓的保护、修缮得到保障。

如今,禄米仓旧址早已成功转型为集视听科创办公区主题文化街区,以及活力居住区为一体的禄米仓新视听产业园,致力成为城市更新典范。

据北京禄米仓新视听产业园运营人员介绍,禄米仓产业园是典型的产城融合项目,围绕禄米仓等一系列建筑特色,规划打造了科创办公区,引入数字视听科技企业。依托禄米仓500年历史IP开发,未来将基于视听科技打造成沉浸式展览、展演、发布综合性的复合文化体验空间,从科技文化属性层面带动城市更新。

不仅有文脉传承讲述禄米仓的文化故事,同时引入科技属性的产业。在禄米仓产业园内的一家米店,围绕“米”IP开发系列食品、饮品、日用品。基于禄米仓IP打造短视频,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采用科技属性,植入艺术装置,复原一部分米仓场景,通过季度展览带动产品销售,提升周边社区居民游览体验。

从明清时期的皇家粮仓,到民国陆军被服厂,再到今天的产业园,禄米仓IP文脉被创新演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气息在如今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展现,成为北京城市更新的典范和精神文化象征之一,也见证着北京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