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温风至兮小暑来

兵团日报

关注

●李军强

沿着时光隧道,节气匆匆跨入小暑门槛。小暑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暑气蒸腾,万物渐盛。小暑时节正值季夏,在骄阳的不断催逼下,热浪把大地围了起来。此时花木铺径,柳荫掩映,农作物进入茁壮成长阶段,大自然开始展现出独属于这个时节的美好,有骄阳似火,白云悠悠,有夏蝉鸣唱,生机勃勃。小暑注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节气。

神清夏日长

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凝聚着先民的智慧与情感。小暑与其他节气一样,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散发着浓郁的自然气息。

《说文解字》中把“暑”分为上“日”下“者”来示意。“者”不仅指人,还包括世间万物。因此,“暑”有太阳下的万事万物之意。小暑时节热浪滚滚,正如唐代韩愈所写:“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蒸炊。”小暑的到来表明季夏开始。

此时,虫鸣鸟叫,放眼四望,山峦树木繁茂,田野绿浪涌动。炎炎烈日之下,蝉鸣蛙鼓,荷花次第开放,花香醉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之间点缀着荷花,有红的、黄的、粉的、白的……引得蜻蜓翩然而至,仿佛在无声诵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叶田田,清风徐来,荷香满塘,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清凉。

小暑虽然不是一年最炎热的时候,但紧接着就是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从小暑开始一直到大暑,烈日高悬,天气愈发炎热,空气湿度逐渐加大,闷热的“桑拿天”成为常态。但对于农民而言,小暑和大暑是农作物生长的好时节。此时,田间管理繁忙,追肥、除草、培土、排涝抗旱等,容不得半点马虎。即便强烈的阳光贴在农民身上,农民也要下田干活,收获的希望就在眼前。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到了小暑时节,也就进入了雨季。上一刻还风轻云淡,下一刻便风起云涌,电闪雷鸣,白雨跳珠,在天地间拉起磅礴的雨幕。这样的天气不宜外出,只适合待在房子里,平日忙得不可开交的人们,可以趁机休息。

为了应对小暑时节高温、高热、高湿的天气,古人曾发明诸多“神器”,比如凉屋、瓷枕、凉簟等器物,营造出避暑氛围。当然,最被文人雅士推崇的是“心静自然凉”,您不妨搬一把椅子,拿一把扇子,沏一壶茶,寻一处荷塘,在一片绿荫下,看蓁蓁荷花。正所谓,小暑闻花香,不觉夏日长,心中自在,清风徐来。

暑日食俗多

小暑时节,我国南方有食新的习俗。人们将新收的小米磨成粉,制成各种美食,与邻里乡亲分享。一口新米,来之不易,据说,食新乃“食辛”,“辛”指小暑后的第一个辛日,此时天气越来越热,人们要吃一些新鲜的、容易消化的时令食物,以便度过炎热的夏季。

小暑已来,三伏将至,在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伏日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饺子是开胃解馋的食物,且外形像元宝,吃饺子象征着福气满满。另外,伏天还有吃面的习俗,至少从三国时期就有了,《魏氏春秋》中就有“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的记载,这里的“汤饼”类似现在的汤面。

有些地方还有伏日喝羊肉汤的习俗,“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人们认为,在伏天吃羊肉、喝羊汤可以温补肾阳、补肝明目、补益精血、温补脾胃,这与《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相符的。

每到小暑时节,江南的梅雨季就结束了。农历六月初六这天,民间有晒霉习俗,民谚曰:“六月六,家家晒红绿。”这里的“红绿”指五颜六色的衣服。这一天,人们会把存放在衣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除此之外,大街上的皮货店、书店、字画店、药店等,也会将部分商品搬到外面晒太阳。

关于晒书,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晋名士郝隆,见邻人皆晒衣被,就跑到太阳底下平躺着,掀起衣服把肚皮对着太阳,旁人不解地问他在干什么,答曰:“晒书。”

漫漫苦夏,如何消暑,可能唯有舌尖上的美食。苦瓜是夏季的时令蔬菜,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荷叶粥也是必不可少的美食,它不仅味道清香,还有清热降火、降脂减肥的功效。当然,清甜多汁的西瓜是不可缺少的,沁人的清香随着瓜瓤四溢,轻咬一口凉彻心底,让人有一种“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的畅快之感。

诗中觅清凉

小暑是古代文人墨客喜欢的节气,他们把小暑作为抒怀载体,以防“情绪中暑”。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忽然之间阵阵热浪排山倒海般袭来,原来是循着小暑节气而来的。竹子的喧哗声表明大雨即将来临,山色灰暗,仿佛已经听到了隆隆的雷声。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的前四句,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暑天雨前的景象。

与元稹相比,唐代白居易认为暑气蒸腾,需要觅得一处清凉地,“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今天的你我,不妨在暑天里,泡一杯清茶,赏读诗篇,让诗心成我心。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唐代独孤及的《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描写了一种在小暑时节开放的花——石竹花。它不惧酷暑炎热,尽情绽放,颜色艳丽,花瓣精巧,好似用匣刀细细剪裁的。诗人借物抒情,通过石竹花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

虽然小暑炎热,但依然有人喜欢。金代庞铸认为,小暑时节寻一处清凉之地避暑,是个不错的选择。他在《喜夏》中写道:“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都说小暑是最难熬的时节,诗人却说,他深藏在家中,犹如避世一般。小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一个清凉的地方,听林间鸟语,闻雨中荷香。

我一直认为清朝诗人乔远炳诗中的小暑是最惬意的,“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断续蝉声传远树,呢喃燕语倚雕梁。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南风吹来,清凉阵阵,远处的树上有时断时续的蝉声,雕梁下燕子呢喃着。诗人躺在竹席上午休,近旁飘来花香。

面对小暑,古人各有各的避暑方法。唐代诗人孟浩然傍晚开窗纳凉,写道:“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宋代秦观在《纳凉》中也介绍了自己的避暑方法:“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词人在柳荫里支起胡床,夏日的烦躁心情在莲花的幽香中逐渐安定下来。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小暑虽然称“小”,但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却处处显其大,既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