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山东工信·智库丨“五大路径”提升工业核心能力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上观新闻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 夏轲 戴昊 王志成 张毅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牵引驱动力,是社会运行的基础保障线,是世界高科技竞争的主要赛场,是国家潜力的集中体现,是影响国运的关键领域。工业依靠产业关联发展效应和技术渗透扩散效应,赋能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牵引服务业、带动服务业持续迭代创新,保障建筑装备和材料升级、支撑建筑业规模化发展,重塑武器装备和信息化系统、壮大国防军事力量。

工业化道路与

西方发达国家有六点不同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以下几点不同。

资本的原始积累方式不同。西方是靠掠夺殖民地,廉价获取土地、劳动力,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我国是靠农业农村长期哺育工业和城市,持续提供廉价工业用地、农民工,积累工业发展所需原始资本。

轻重工业发展顺序不同。经济发展规律一般是纺织、食品等轻工业带动机械、化工等重工业,从而形成国民经济持续地大规模循环。我国是迫于形势,先有“一五”计划156个苏联援助的重工业项目和三线建设,直到改革开放后轻工业快速发展,再带动重工业新一轮发展。

打开市场的方式不同。西方工业化,是强迫殖民地打开市场。我国的工业化是国际契约基础上打开市场。以加入WTO为标志,我国迅速打开国际贸易市场,走到世界货物贸易第一位置。但西方仍然以瓦森纳协议限制对中国出口高技术产品,签约国家包括G7成员国等几十个国家。

有无信息化因素。两化融合成为我国当前推进工业化与西方当年推进工业化的显著差异。西方工业化进程没有信息化这个因素。两化融合难度很高,信息化引领工业化需要技术和管理的扎实基础,既要补上机械化、自动化阶段的欠账,又要前瞻地考虑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

快速工业化带来一些不足。基础研究需要长期投入和积累;一些行业需要“熬骨头汤”,火候不到,不会突破创新;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等很容易被忽视,产业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的方面,是体现在工业“五基”上,需要“学习曲线”长期积累;高精尖产品需要用第一性原理从零思考,需要正向设计,逆向测绘模仿不可能引领创新;与美国通用、日本丰田、德国巴斯夫、英国罗罗等国外大企业相比,我国骨干企业大多未经历二战前后的科学管理阶段和质量革命阶段的历练,企业上下对质量品质没有刻骨铭心的认识,对管理没有扎实的防止滑坡的办法。

资源约束和降碳减排的约束不同。西方工业化是以牺牲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来获取发展所需的资源、资本,是血腥的、强盗式的掠夺。西方进行工业化时,经济发展方式是粗放的,没有降碳减排的约束;我国进行的工业化,被迫由粗放型发展提前转入精细化、集约化、智能化发展,需要更大智慧和耐心,统筹考虑,要研究的因素、结构、关系等,更为复杂庞大。

因此,有必要找到工业化进程中的真正规律,弥补我国快速工业化的不足,发挥我国和山东省独特的工业优势,深挖并把握新型工业化需要遵循的客观规律,促进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牢牢把握

九项工业核心能力

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工业强国都具有自身不易模仿、不易扩散的工业核心能力。美、英、德、日等国家跃迁成为工业强国的过程,都不是对原有领先国家工业能力的简单重复和照搬照抄,而是构建了自己独特的工业核心能力。能够促成后发国家跃升成为工业强国的制度安排、文化特色、产业生态等上层建筑,必然要与该国独特的、内在的工业核心能力相匹配。

推进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牢牢把握国家需要的工业核心能力。围绕构建我国工业核心能力,展开制度、政策和措施等的安排部署,努力巩固和发挥已经具备的优势能力,努力提升和补齐薄弱不足的能力。

通过总结我国工业发展的实践,结合发达国家先行经验,提炼工业化过程中我国的工业核心能力,可以概括为九项工业核心能力:“仿、用、投、培、拼、积、创、研、管”九项,其中,前五项是我国较强的能力,后四项是较弱的能力。

快速学习的模仿能力。对产品的仿制能力,逆向测绘模仿,是我们几十年来大规模生产产品、快速发展起来的主要途径。先模仿后创造,是历史上不少国家走过的道路,德国模仿英国纺织工业,日本模仿美国改良生产方式,通过消化、吸收、再创造,实现新的工业核心能力的构建获取,后发国家超越先进国家。

基于大规模场景应用实践的经验升华能力。应用能力,以应用牵引,以“用”带动“产”,以“产”带动“研”,以“研”带动“学”。在用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进而超越,实现自主创新,典型的如我国高铁、盾构机、煤炭机械装备、桥隧建筑能力等。其基础条件是具有庞大的市场优势、丰富的场景、消费升级、国内中产群体持续壮大。

专注投入的举国体制和动员组织能力。投入能力强,举国体制办成很多大事,如“一五”计划156个重大项目。如举全省之力,攻克东岳离子膜、雪腊车等。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更为明显。

训练有素的工程师和理工科毕业生数量规模。每年毕业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毕业生规模约为400万人以上,十倍于美国。人口红利在逐步消减的同时,工程师红利持续发挥作用。

舍生忘死、勇于拼搏的郭永怀、王进喜等铁人精神。在土地、资本、劳动力、能源、资源、基础设施、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中,人是唯一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活的要素。我国有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志气,越是艰难越向前。

坚守初心深耕行业的持续积累能力。德国、日本的一些隐形冠军企业,专攻一个细分领域、环节,甚至一个零部件,持续深“挖”几十年,“熬骨头汤”,取得经验积累的诀窍、高招,深深嵌入产业链中,稳稳占据着技术制高点,牢牢把控着产业链主导权,形成获利丰厚的自主知识产权。

从无到有的原始创新能力。从0到1,原创能力薄弱,仅有“两弹一星”、量子通信等较少领域能做到。

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协同研发攻关能力。从1到100,从产品原型到商业化应用的转化周期略长。

大型企业和项目的经营管理能力。世界500强企业中国132家,中国制造业500强山东82家,盈利能力、劳动生产率低于世界500强平均水平。

补足工业核心能力

薄弱环节

针对我国工业较为薄弱的后四项能力,需要提高正向设计能力、强化基础研究、扎实深耕“五基”、加强企业管理、真正重视质量,以提升强化薄弱能力。

提高产品正向设计能力。企业和各类机构应结合应用“第一性原理”,开展原始创新。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和各类机构正向设计能力的培训,把工作重点由后端的检验检测环节向前端的市场调研、产品功能模块化设计、工业设计与规划咨询等环节转移。统筹考虑安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因素,进行一体化设计,引导和帮助企业应用可靠性设计(DFR)、创新问题解决理论(TRIZ)、六西格玛设计(DFSS)、六西格玛改进(DMAIC)、价值工程(IE)等先进方法。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改变原有的“重应用、轻原理”模式,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在提高研发投入总额和研发强度的同时,提高基础研究投入在研发经费总额的占比。积极引入风险投资,争取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结合财政资金股权投入改革创新,研究和落实好财政资金退出机制,确保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深耕工业基础。持续、深入、扎实开展工业“强基”工程,围绕工业“五基”薄弱环节,重点推动轴承、齿轮、模具、传感器等核心基础零部件提升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使用寿命。在新工艺方面,重点突破清洁铸造、精密锻造、先进焊接、增材制造等新工艺的研制和应用。

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盈利水平。与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技术方面的差距已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但管理方面的差距往往被忽视。加强对企业的管理诊断和针对性咨询帮扶,可采取政府购买咨询公司服务的方式,帮助企业开展水平对标、卓越绩效、精益生产等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的应用,提高各类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高度重视工业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要推动企业全面提升工业产品质量,打造“中国制造”品牌形象。加强标准建设,推动行业标准制(修)订常态化,以先进适用标准引领行业发展。针对流程型、离散型、服务型等不同类型行业,分别开展专项质量提升行动,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提高方法工具普及率,从而整体上提高各行各业的质量工具方法应用水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