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宝山区探索“救助+心理”服务模式,助力困难家庭成长蝶变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上观新闻

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推动救助理念从被动生存型向积极发展型转变,是救助工作的新趋势。调研发现,部分困难家庭、特殊群体处于儿童升学、中年失业、老年独居的瓶颈期、困难期,面临社会支持弱、自我认同低等共同困境,亟需物质和精神上的多重关怀。为此,宝山区积极探索“救助+心理”服务模式,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为救助对象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助力困难家庭成长蝶变。

朋辈小组活动上,受助家庭的孩子们共同设计一件手工艺品——社区共享“福”箱。

“我心里的郁闷有时候家人都不知道,没想到还是党和政府首先关注到了。”帮扶对象李某某握住社工的手激动地说。

李某某是一位失业人员,因患有癫痫,双手发抖影响工作,长期在家待业。一家三代六口人,居住条件较差。女儿有绘画方面的天赋和兴趣,但家里难以负担起专业的美术教育;妻子终日在外操劳;自己的疾病不仅影响工作,做家务也有许多不便……这些都让李某某积压了许多焦虑情绪。在上门走访过程中,社工发现了他的情况,把他列为重点帮扶对象,为其提供资源链接、心理疏导、社区支持等服务。比如,通过持续沟通,与其建立信任关系,提供心理疏导;邀请其参加小组活动,传授解压小技巧;鼓励其女儿发挥绘画优势,为其对接专业资源等。

部分困难群体由于社会关系单一、信息渠道封闭,属于“沉默的少数”,因此,精准识别、提早介入就成为救助工作的关键。宝山区以“居民身边的暖心使者”——社区救助顾问建设为抓手,构建困难群众主动发现网络,通过“大数据+铁脚板”“数字监测+入户排摸”的方式,精准识别出有需求的困境家庭,合理确定帮扶对象。从经济状况、居住环境、健康状况、家庭结构、居家照料、社会融入等多个维度,对服务对象开展专业评估,全方位了解困境及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介入。

季大爷是高境镇一名独居老人、低保户,患有眼疾,自从母亲去世后,与亲戚、朋友渐渐隔绝来往,整日在家借酒消愁。他长期失眠,生活昼夜颠倒,夜里只能听音乐打发时间,往往一听就是一个通宵。居住环境较差,墙皮已脱落,屋内长期未打扫。

工作人员与季大爷进行了深入沟通,得知其与亲友、邻居来往较少,原因是不想麻烦别人,自己又吃“低保”“面子上挂不住”。工作人员为季大爷制定了个性化的帮扶方案,以拓展社区支持网络为重点,组织了独居老人群体的朋辈小组活动,引导季大爷走出家门、敞开心扉,培养阳光开朗的心态。后续回访中,季大爷的饮酒频率逐渐降低,时常会跟周围邻居打招呼,情绪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宝山区坚持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方式,分层分类、精准施策,强化针对性帮扶。一方面,坚持需求导向,聚焦困难家庭的多样化背景和多层次诉求,加强与家庭、社区、志愿者、爱心企业等力量的合作,完善服务转介机制,构建亲属、邻里、社区等协同支持系统,搭建“一户一条”救助链,共同协助家庭走出困境。建立全过程评估反馈机制,动态评估项目效果,及时调整帮扶方案,确保为帮扶对象提供精准有效服务。另一方面,针对失业人员、单亲家庭、疾患(残疾)人员、未成年人、独居老人等群体,研究梳理共性化的帮扶措施,并组建朋辈支持小组,组织同类群体进行分享交流,鼓励服务对象之间搭建情感纽带,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

“儿媳妇终于找到工作了!”把来访的社工请进屋,陈伯伯迫不及待地分享着喜悦。

“人啊,还是要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不能坐以待毙。我这么一把年纪了,也想给孩子们做个榜样。”原来,陈伯伯一家人在家待业已有很长时间了,两个孙子还在上学,常年入不敷出。陈伯伯每天忧心如焚,在孩子面前又不能多说什么,只能默默承受负面情绪,日积月累导致精神极度消极。对此,社工一方面积极帮助解决陈伯伯家中的困难,另一方面以心理疏导为重点,通过社区关爱小组活动,鼓励陈伯伯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陈伯伯情绪得到改善后,与家人开展了积极坦诚的沟通,儿子儿媳也受到他的影响,开始朝改变迈出第一步。

坚强乐观的心态是一个人在困境中最宝贵的财富。宝山区坚持“在生活上‘帮一把’,在思想上‘扶一把’”,在救助工作中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帮助服务对象发现自身的优点和潜能,实现从“被人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良性循环。以困难家庭增能成长为目标,由社工、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支持,社区居民提供朋辈支持,家属给予情感支持,共同帮助服务对象修复社会关系,建立阳光自信的心态。整合社会公益资源和慈善力量,搭建多元沟通桥梁,扩大项目品牌影响力、传播力、感召力,让服务群体完成从被关爱者到关爱者的转变,在回馈社会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价值,实现自我疗愈和成长。

编辑:张睿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