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变废为宝 看牛粪和地沟油华丽转身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国电力

变废为宝 看牛粪和地沟油华丽转身

——生物质能利用经验与挑战新观察

近日,位于河北丰宁的一家养牛场,迎来了一批从北京慕名而来的游客。“这里就像是花园牧场”“奶牛特别干净,空气也非常清新”……和通常人们认知中的养牛场臭气熏天不同,即使穿行其中,也几乎闻不到什么臭味。据笔者了解,这家养牛场一年前并不是这样,光是因牛粪处置问题,就曾多次被当地环保部门约谈,面临关停风险。

一般来说,一头牛每天大概产生60公斤排泄物,这家养牛场养殖数量在1000头左右,如果不及时处置,每天仅牛粪就可以堆积如山。就在养牛场一筹莫展之际,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生物质能分公司(以下简称“华电科工生物质能分公司”)主动找上门,并承诺“每天准时派罐车来免费拉走牛粪,而且越多越好,不收任何费用。”犹如雪中送炭的方案打动了养牛场负责人,双方的合作就此展开。

那么,每天大量的牛粪都被拉去哪儿了呢?笔者跟随罐车来到华电科工位于养牛场几公里之外的一个“近零碳沼气发电厂”项目,在这里,牛粪首先被装进一个大池子里进行预处理,然后被送入大型储罐进行厌氧发酵生成沼气,最后再用沼气进行发电。据华电科工生物质能分公司总经理张中亮介绍:“该项目产生的沼渣,结合生物调控技术,年产有机肥1.4万吨。另外,传统沼液很难被处理,但该项目采用国内首创的干湿耦合厌氧制气工艺,实现了沼液的近零排放。”另据笔者采访了解,该项目年处理养殖废弃物4.75万吨、农作物秸秆2920吨,可实现年产沼气438万立方米、年发电量900万千瓦时、年产有机肥1.4万吨、年碳减排量4万吨左右。也就是说,这里每天运进来的是牛粪和秸秆,但运出去的却是清洁的电力和绿色有机肥料,在这里,农畜废弃物真正做到了“吃干榨净”。

通过技术创新,生物质能正在推动我国传统产业加速实现“双碳”目标。华电科工帮助这家养牛场对生物质能的充分利用并非个例,除此之外,生物质能还可以制成生物燃料,代替化石能源。

在中节能(肥西)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的一家国内垃圾综合利用率最高的垃圾处置工厂,副总经理封全武介绍称:“从城市社区、餐饮企业收集来的餐厨垃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沟油,在这里通过提炼技术就可以生产出用于生物燃料制备的原材料。项目可以日处理餐饮垃圾400吨、厨余垃圾400吨,这些垃圾每年可提取粗油酯约3200吨,可制成生物柴油约2500吨。”

关于生物柴油相比于普通化石燃料的优势,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分析称:“生物质燃料在燃料性能、润滑性能、可再生性上更具优势,还能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生物柴油相对于普通柴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生物航油与传统石油基航油相比,最多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0%。”

有数据显示,我国生物质资源年产量超过35亿吨、开发潜力约合4.6亿吨标煤,生物质能巨大的潜力和可持续性,有望成为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到2030年,生物质能的利用预计将为全社会减排温室气体超过9亿吨。到2060年,将实现温室气体减排超过20亿吨。生物质能将在电力供热交通领域,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将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另外还有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新增装机和发电量同比增长7%和6%。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能力在进一步提高。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一直是生物质能发电的主要方式之一,既有效缓解了垃圾围城的困扰,又能变废为宝增添价值。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垃圾焚烧电厂的数量接近1000家,日处置能力达103.5万吨,13年间中国的垃圾焚烧电厂数量增长了近9倍,处理能力更是增长了16倍,然而爆发式增长埋下的隐患,近两年逐渐暴露出来。近期,央视财经频道在《“吃不饱”的垃圾焚烧厂》中指出,作为生物质能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垃圾焚烧发电正在面临着新的挑战。该节目一经播出,引起不小的行业反响。

在以实现“双碳”目标为引领下,国家提出推动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掺烧市政污泥、沼渣、浓缩液等废弃物实现焚烧处理能力共用共享。此外,通过覆挖填埋场陈腐垃圾进行掺烧,既能有效缓解土地资源稀缺的现状,又能很好地解决焚烧电厂垃圾处理量不足的问题,还探索出了协同处置餐厨垃圾、工业固废的新型处理模式。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郑朝晖认为:“生物质能利用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除发电外,先进的生物燃料将成为生物质能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在全球脱碳背景下,随着各个领域的脱碳进程的推进,生物天然气、生物柴油、可再生甲醇、可持续航空燃料等高附加值先进的生物燃料,有望在这些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