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500年老字号告别A股,股民相约再战新三板!

财经下午茶

关注

太安堂终于退市了……

太安堂集团是一家拥有近5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旗下上市公司广东太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太安退)7月4日晚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将在7月5日被摘牌。

今天,太安退正式摘牌,为14年的A股之旅画上了一个句号。

从皮宝到太安

太安退原名广东太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是太安堂集团旗下上市公司。

其最早由潮州人柯树泉创办。柯树泉出自潮州市潮安区浮洋镇井里村。井里村是当地闻名的名医村。

井里村人的行医传统,源自明代嘉靖年间名医柯玉井;1567年,即明代隆庆元年,柯玉井恭接御赐医学宝典《万氏医贯》,深得太医院院使万邦宁真传,创办了太安堂。此后,太安堂柯氏历代传人因“宝典”在手,皆从医,且名医辈出、医林荟萃;故有“岐黄第一村,源起太安堂”之说。柯树泉,生于1948年,乃柯玉井第13代世孙,也是太安堂第13代传人。

这也是太安堂被称为500年老字号的由来。

柯树泉算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他此前一直在乡镇上经营诊所,直到47岁才开始创业。

1995年,柯树泉成立了汕头市皮宝卫生制品有限公司,推出了中成药“皮宝霜”,具有杀虫止痒、清热燥湿等功效。产品刚一推出,销量就惊人的好,也让柯树泉挖到了第一桶金。此后,柯树泉不断挖掘传统御方、秘方,陆续推出消炎癣湿药膏、解毒烧伤软膏、克痒敏醑等多项核心产品,形成了30多个品种的中药皮肤药产品体系,成功将“皮宝”打造成了国内中药皮肤药第一品牌。

2007年6月,企业改制并更名为“广东皮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又收购了汕头市麒麟制药有限公司,将治疗不孕不育的麒麟丸,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心宝丸收入囊中。从此以后,太安堂除了皮肤用药,还增加了心血管、妇儿科等用药,逐步建立了一整套中成药体系。

到此,太安堂上市前的故事告一段落。

冉冉升起的中药新星

2010年6月,太安堂上市,初名皮宝制药,不久后改名太安堂。

当年,太安堂实现营收3.13亿,其中皮肤病类产品销售额达到2.18亿,凸显了国内中药皮肤药第一品牌的底色。

2011年,太安堂独家之后的几年,在中药领域,太安堂一路攻城略地,通过大手笔收购,获得了心灵丸、丹田降脂丸等多个独家品种。

同年,太安堂的皮肤病类产品营收见顶,达到2.74亿元。而不孕不育类和心脑血管类则迎来爆发式增长。以麒麟丸为代表的不孕不育类药品,连续两年收入增速超过100%。

2012年,不孕不育类和心脑血管类收入均破亿元。太安堂迎来了自己的“大中药”时刻。

此后,太安堂业务不断向上下游扩张,2013年,太安堂在抚松建立人参基地。2014年,太安堂又以3.5亿元收购广东康爱多。至此,太安堂的业务已经初步覆盖了中医药产业的原料生产、药品加工以及线上线下销售。一个“中药帝国”已经初具雏形。营收也顺利突破了10亿大关。

故事至此,出现了新的转折。2014年,投资3亿元成立太安亳州置业有限公司和广州金皮宝置业有限公司,开始打造太安堂医养小镇。由此开始,太安堂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迎来了快速增长。也为太安堂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2015年,太安堂的麒麟丸传统制作技艺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其野心已不止于国内,开始了进军美国FDA的漫漫征途。太安堂的营收也近乎翻番,飙涨至23.72亿。

比较有趣的是,从这一年开始,武汉杰士邦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进入了太安堂供应商行列。这么看,麒麟丸真是功不可没,为国人生殖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6年,太安堂实现营收30.75亿。2017年太安堂实现营收32.29亿。

至此,太安堂的A股故事就结束了。

一骗而再骗,再骗而三骗

终是自毁长城

读者可能会问,2024年7月5日摘牌退市,怎么故事到了2017年就结束了呢?

因为太安堂被查出2018年至2022年上半年财报造假,2018-2021四年间,累计虚增利润达到4.28亿。

同时,那几年,正常有2亿多的资金被大股东太安堂集团占用,这些都没有在财报中披露。

一家看似蒸蒸日上的企业,怎么说倒就倒了呢?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之前提到的太安堂医养小镇项目。

这个项目,据公开资料显示,计划投资100亿元,实际投资10亿元,包含太安堂麒麟丸非遗博物院、中华麒麟阁,“岐黄第一村”、生产基地、太安堂豪生温泉酒店等等。同时,太安堂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导师等编纂中医药文化丛书《太安大典》,投资拍摄公司同名电视剧《太安堂玉井传奇》。

从事后看,都可以归类为“乱投资”。

太安堂难道突然就开始亏损了?从扣非净利润看,考虑到虚增利润,太安堂的亏损始于2018年。但笔者并不这么认为。查出这四年的财报造假,是因为2020-2022连续三年,太安堂的审计意见分别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

但从2014年财报编制,也能看出一些端倪。那一年,太安堂披露的财报就不再显示品类营收了。那一年,太安堂的“中药帝国”初具雏形;那一年,太安堂布局地产。看似大展宏图,另一方面也是主业模糊的开始。

另一方面,在太安堂的财报中,有一个有意思的变化,2015年-2017年,武汉杰士邦都位列前五大供应商,但到了2018年就没了。考虑到太安堂的拳头产品之一——麒麟丸,那么可以做一个不无道理的推想,也就是在2018年,太安堂的相关产品销量出现了下滑。

此外,太安堂麒麟丸从2015年开始闯关FDA,始终没能取得突破,这也使得太安堂“中药出海”的构想落空。

到这里,太安堂的主板之旅就结束了。但令人不免诧异的是,今年2月,靴子落地,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认定太安堂存在财务造假,并开具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太安堂退市几成定局。

然而,直到3月30日,太安堂仍有4.68万户股东。至于现在还有多少股民在太安堂“站岗”,尚不得而知。

但不少股民显然非常乐观,尤其在新三板上市公司深南5出手,大笔增持太安堂,而后接连涨停的情况下,部分股民的态度就更加乐观了。

“还是要回来的”“太安是金子”“准备加仓就行”……

结语

太安堂的14年A股征途,结束得多少有些猝然。某种意义上,甚至无法为其标定一个走上下坡路的时间节点,是2014年无序扩张,2017年的中药材初加工、批零营收下滑,还是2018年的扣非净利润转盈为亏,抑或是2023年5月正式披星戴帽……财务造假的太安堂,让这一切变得难以追溯。

一季季的财报,其实就是上市公司写给股民的“情书”,字里行间的谎言,会让一切承诺和展望黯然失色。

最后,祝和太安堂“共进退”的股民们好运。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