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捐款收据开出三四箱

北京晚报

关注

王效青当年出席长城问题座谈会的报道。

今年春天,一位许久未见的老友突然登门拜访,让王效青欣喜万分——当年的北京晚报记者苏文洋,带来一沓泛黄的报纸和档案,两人边翻看边交谈,40年前的记忆逐渐清晰起来。

73岁的王效青做了一辈子文保工作。1984年,在调入北京市文物局古建处的第二年,他就遇到了一件影响他一生的大事。

“长城破损严重,你们怎么不抓紧修啊?”苏文洋问。当年,这位负责文化教育领域新闻的跑口记者,多次跟着市文物局古建处的同事们一起去八达岭长城踏勘。

“我们当然想修,可是没钱呀!”王效青说,当时,北京地区的大量古建年久失修,“能保证文物古建不塌、不漏就不错了。”

“能不能动员社会为文物保护贡献力量?”苏文洋的“大胆想法”,赢得王效青和同事的共鸣。

1984年7月5日,“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启事登上《北京晚报》头版头条,启事登出后,市文物局专门辟出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小屋,作为捐赠接待室。“本来是一个临时的办公室,也没有挂牌子。”王效青没想到,从周一到周末,从早到晚,捐款的人络绎不绝,各种书信雪片似地从祖国各地飞来……

同年9月2日,邓小平题词“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后,社会赞助活动进入高潮。王效青记得,当时光收据就开出三四箱。更多人都没有留下姓名,只写着“湖南一工人”“北京某女生宿舍”等。

市文物局还专门成立了社会赞助活动委员会,所有成员一边干着本职工作,一边为长城的事忙得不可开交。“我当时就在文物局后院住,什么时候有人来捐款,传达室的同事就把我喊过去接待,我带着捐款人到接待室聊聊天,开个收据。”王效青说。

在各地的热情赞助下,八达岭长城修复工程很快开工。王效青带着市文物局的工程技术人员,冒酷暑爬山涉险。王效青回忆,那时候条件差,没有钱买设备,他就用笨办法,“拿10米长的皮尺和一把钉子。在地面上每隔一段钉个钉子,挂上皮尺拉直,边走边量。”就这样,他们只用4天时间就完成了八达岭长城北四楼到北八楼的测绘,12天完成了全部设计图纸。

施工方陆续进入现场,王效青也经常往修复现场跑,“我们的理念是‘整旧如旧’,城砖不能全部用新砖代替,旧砖、碎砖都可以用,长城残缺的地方不能补齐。”

王效青没想到,远在山西老家的父母也关注了活动。“我爸说,能在电视里看见我,拿着图纸在修长城。这真是好事!”他笑着说,得到父亲的肯定,自己心里特别舒坦。

如今,王效青还有个心愿,找到当年那些参与捐款的“无名英雄”,在长城上为他们立一座纪念碑,“希望这项活动激发的爱国情、长城情一直延续。”本报记者 李祺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