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山东:“两创”打造中医药文化全国高地

媒体滚动

关注

“儒医文化”“扁鹊故里”“针砭发源地”“阿胶之乡”……一张张亮丽名片彰显着山东省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强调“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作为。

如何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中,更好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新突破?6月上旬,一场高规格的山东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中医药历史文化悠久的东阿县召开,相关部门、地市负责人和中医药各领域代表悉数到场。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表示,山东省是文化大省,而且是首批7个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中唯一承担中医药文化建设特色课题的省份,担负着为全国探索路子、创新模式的任务。在这一背景下,山东省委高度重视这次座谈会。近年来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工作也全国少有地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十余家省级机关单位齐抓共建,举全省之力,共创一台戏,共答一张卷,形成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强大合力,呈现出崭新气象。

高位推动,打造中医药文化高地有力度

一项事业的发展,主要领导是关键,能起到用“关键少数”带好“绝大多数”的效果。《山东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7年)》提出,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我们希望通过学习和培训使全省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在思想上认识到位,这样工作才能有力度。”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立新表示。

事实上,重视中医药工作已成为山东省各级党委政府的自觉。如临沂市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促进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政府主导、卫生健康部门牵头、多方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先后印发实施多项政策措施。临沂市政府副市长毕黎明表示,近两年来,该市累计争取中央、省级资金1.5亿元,落地重点项目6个。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对中医药文化专项投入500万元以上,并保持逐年递增5%。

潍坊昌邑市委书记李玉祥介绍,昌邑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定期研究推动中医药发展工作,成立黄元御调查研究小组、黄元御学术研究会,聚焦破解政策、资金、人才等瓶颈制约,常态化召开联席会议,打造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黄元御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格局。

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为高地注入精神内核

国医大师、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新陆认为,中医药学和中华文明彼此影响、相互渗透、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唇齿相依,呈现互动的态势。

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中医学,有着独特且完整的学术体系,较为完整地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弘扬中医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或可唤醒国人中华文明的基因。正如白玉刚所说:“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中具有重要代表意义和传导功能。”

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是打造中医药文化高地的前提和基础。

山东中医药大学是《中华医藏》项目学术办公室的依托单位,承担了《中华医藏》的学术支撑、质量控制工作以及部分古籍影印出版和提要编纂任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收书最全的复兴中医药文化重大基础性学术建设工程。”山东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立祥说,山东中医药大学还起草了《中医古籍整理规范》,制定我国第一部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标准,牵头完成国家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

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滋养了一批批名医,他们留下的文化价值难以估量。山东充分利用名医资源的优势,挖掘中医药名人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焕发出新活力。

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打造“扁鹊故里”品牌,注重扁鹊文化的研究阐释,“我们联合山东中医药大学组建中医药文化专家智库,开展‘扁鹊故里’中医药文化研究,举办济南扁鹊论坛、扁鹊文化研讨会。”济南市委宣传部部长戴龙成说。

黄元御学术流派起源于昌邑,于20世纪30年代由黄元御第五代传人麻瑞亭传至西安,黄氏医学在陕西生根、发芽、结果。昌邑市围绕将黄氏医学引回昌邑,与西安市中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落户国内第一个县级黄元御长安学术流派工作站,请来第六代传人杨震教授作为工作站首席专家。

得益于各地的努力,“扁鹊故里”“元御故里”等金名片越来越亮眼。

中医药文化全方位融入生活,筑牢高地根基

“道不远人,中医药文化就在我们生活的伦常日用中。如老百姓常说‘春捂秋冻’,蕴含了《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深刻道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颈肩腰腿痛医院院长师彬说。

中医药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其重要的“文化价值”。中医药文化,必须落地才能生根。山东省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促进中医药文化宣传深入基层,建设文化旅游(文旅)体验高地,推动中医药文化“两创”落实到具体实践中,为进一步将中医药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探路子”。

山东省教育厅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加快高校中医药学科建设。目前,山东省共有12所本科高校开设中医药相关专业点28个。2022、2023年累计投入省财政支持资金0.7亿元,重点支持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学科建设“高峰学科”,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优势特色学科”;丰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鼓励中小学校开发中医药文化校本课程,组织编写中医药文化与日常生活通俗读物,因地制宜打造“中草药园”,指导中小学校广泛建设中医药文化社团;积极探索中医药人才大中小一体化培养模式,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依托区位优势,与山东中医药大学合作开设“扁鹊少年班”,聘请中医专家担任学校兼职教师现场授课,形成可推广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模式。

中医药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宣传阵地的建设。济南市实现了三个“全覆盖”: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少年儿童全龄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全覆盖、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全覆盖。

不仅仅是中医药文化理念的渗透,还要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设中医药旅游体验高地,推出省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在全国率先开展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认定济宁广育堂中医药博物馆等多个旅游区为省级传统医药类非遗旅游体验示范基地,推出一批中医药旅游线路和景点。

东阿县委书记祁学兰介绍,该县突出“阿胶之乡”的优势,打造东阿阿胶城,在阿胶城建设中草药种植园等项目,20余家企业设置膏方馆等平台,形成以东阿阿胶为重点、阿胶城为支撑、阿胶企业多元布局的宣教体系;推出全国唯一以单品种中药材为主线的中国阿胶博物馆,通过实物陈列、影像展示、实景模拟等形式,集中展示了东阿阿胶三千年的历史、古代东阿人的造胶智慧。围绕数字赋能,建设阿胶数字博物馆,运用飞行影院、4D体验、裸眼5D等现代科技,创设多元沉浸式文化空间。

“加快落地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博物馆,推进中国阿胶博物馆改进升级,推进中医药文化城业态提升,推进膏方基地建设等重大文化工程,培育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文化论坛等。”华润东阿阿胶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程杰说,近两年,东阿阿胶以中医药文化和齐鲁文化为根,走出了一条文化与产业“双轮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子,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7亿元,同比提升16%; 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提升47%;品牌价值387亿元。

打造外宣精品,助力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

中医药文化作为宣传的载体,承担着文化交流的重要任务。《山东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7年)》提出,把中医药文化作为“好客山东、好品山东”宣传推介的重要载体,面向日韩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建好用好尼泊尔海外中医药中心,在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海外分中心建设中丰富中医药文化内容。深化与中央外宣媒体、海外媒体的对接合作,拓展“五友”(友城、友校、友企、友媒、友人)外宣,打造外宣精品,推动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与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宁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三届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指导举办儒医论坛、泗滨砭石文化论坛、“泰山论灸”。支持各地举办中医药文化论坛、文化节等。其中,尼山世界中医药论坛是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分论坛之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友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作为文明交融互鉴的重要平台,向世界传递中医药声音、讲述中医药故事。

济南市委宣传部依托鲁澳中医药协同发展渠道,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医药出海药品、服务及医教研产交流全过程。用好济南国际传播中心,举办“走读山东·感知济南”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扁鹊故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山东省中医药大学利用本校“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中国-波兰中医药中心”等高层次对外交流平台,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标识性符号,是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的重要载体。”白玉刚说,推动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交流互鉴,有利于以中医药文化为窗口和桥梁,增强外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提升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山东省为助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了积极示范。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中医药政策法规处二级调研员陈高潮透露,未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建设好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尽快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中医药文化建设经验。按照《山东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7年)》,扎扎实实经过三年努力,把山东中医药文化打造成全国的样板,为“健康山东”“文化山东”建设贡献中医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