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在边疆吃鲜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光明日报

【中国故事】

苜蓿

  今天看,张骞称得上是一位美食家。正是这个对美食感兴趣的人,在出使西域遭遇挫折时,发现有另外的事情可做。譬如,把自己品尝过的食物记录下来。

  在张骞从西域带回的诸多物种中,苜蓿被称为“牧草之王”,人们在其青嫩时,将它的尖芽炒菜吃,是很有价值的植物。

  葛洪在《西京杂记》中,将苜蓿记录得颇为奇特:在大宛国,必得是野生的玫瑰树,才在其下生长苜蓿。如果是人工栽种的玫瑰树,则不会有一株苜蓿生长。不仅如此,他后来又对苜蓿记录了两笔:其一,风刮入苜蓿枝叶间,会长时间萧萧然响动,故人们将苜蓿称为“怀风”;其二,如阳光明媚,照在苜蓿花上,便反射出奇异的光彩,故人们将苜蓿称为“光明”。

  苜蓿为何会那样?葛洪没有解释。春天,是苜蓿律动的季节。进夏,乃至入秋,苜蓿便少了光彩。

  苜蓿在很多地方都有,我到新疆后,发现新疆的苜蓿之多,恐怕是中国之最。吐鲁番一带春来早,每年二三月间可采摘头茬苜蓿,其时乌鲁木齐大雪纷飞,但在街头却能碰到吐鲁番的苜蓿,让人忍不住买上一点,回家用开水焯过,或凉拌或炒制,算是提前尝到了春天的味道。

  大约每年的四五月份,乌鲁木齐周边的苜蓿便纷纷长出,尤其是南山的苜蓿最多。有人开玩笑说,南山的苜蓿能管够所有乌鲁木齐人的嘴。南山有一个地方名叫苜蓿台,可供人们观赏和采摘苜蓿,还可眺望终年积雪的博格达峰。

  常见的苜蓿多用于做凉拌菜,开春后摘苜蓿叶茎的前三四节,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开水焯熟,再入凉水浸泡十余分钟以增其鲜,而后双手轻搓去除部分汁液。

  备上小葱花、姜丝,热油浇过后加食盐、凉拌醋及蒜泥等调味品,调匀入味后即可食用。凉拌苜蓿味道鲜美,爽口清脾,是家庭餐桌上常见的小菜。喜欢喝酒的人,多用凉拌苜蓿下酒,其清爽、嫩脆的口感极佳。

  新疆人喜欢吃苜蓿饺子。在每年四五月间,将苜蓿嫩芽采摘回家,洗净后先用开水迅速焯一遍捞出,再用冷水漂洗一遍,将水分挤尽后,与事先准备好的羊肉、色拉油、盐、葱、姜末等拌匀,调制出自己喜好的口味,然后用擀好的面皮包成饺子,下锅煮熟后,蘸上蒜醋汁食用,其味颇为鲜美。

  有一次,在苜蓿地里,一位朋友无意间问起苜蓿有几片叶子,在场的人有说三片的,有说四片的,一时争论不休。那片苜蓿地的主人对苜蓿了如指掌,笑着说,自己种苜蓿多年,见过叶片最多的也就是三叶。有个说法是,如果你碰到了四叶的苜蓿,就会交好运。

  关于苜蓿叶片还有一个说法,一叶苜蓿代表希望,二叶苜蓿代表付出,三叶苜蓿代表爱情,而稀有的四叶苜蓿代表幸福。

  大家在苜蓿地里随意走动,种苜蓿者不觉间又说起一个故事。传说,有两个相恋的年轻人,因为一件事闹了别扭,彼此不肯让步。村里的一位老人告诉他们,在苜蓿长出的春天不能生气,否则会一年不顺。他们害怕了,问老人有何办法,老人说找到四叶的苜蓿可以挽救运气,他们听后装作无所谓,但心里都为对方担忧。一天晚上下起暴雨,他们仍在为对方寻找四叶苜蓿,也终于发现其实都很关心彼此,便对爱情有了更深的理解,亦明白了那位老人的好意。四叶苜蓿最终并没有出现,但老人看见他们和好后,却开心地笑了……四叶苜蓿,是爱情的见证啊!

  关于四叶苜蓿,还有一个国外的故事。一次,拿破仑带兵打仗,大军经过一个草原时,他发现有大片苜蓿,他的坐骑总是忍不住想去吃苜蓿嫩绿的叶片。虽然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但拿破仑心性高傲,仍决定全军暂驻,让战马先吃一会儿苜蓿再走。马吃苜蓿,拿破仑便借以活动筋骨,他发现一株四叶的苜蓿,甚觉奇特,便俯身仔细去看。就在拿破仑刚低下头时,一颗向他射来的子弹飞了过去,他由此逃过一劫,从此,他便称四叶苜蓿为幸运草。

  有一位朋友在南山开了一家农家乐,几次邀我们去吃苜蓿,声称要弄十余种苜蓿菜让我们吃,大家好不容易凑齐了上山,却因一场大雨没摘上苜蓿。事后,我问这位朋友何时能吃上苜蓿,他说现在的苜蓿长得一人高了,是喂牲口的,你们上来……他意识到说漏了嘴,便改口说等明年开春再来吧,他的承诺,刮再大的风也吹不走。

  第二年春天,我在托克逊见到了大面积的苜蓿,才发现每根苜蓿只是冒出一两片叶子,但因为它们密集拥挤在一起,便让人觉得是一大片绿色。我们从苜蓿地回去,便吃到了头茬苜蓿,其嫩绿的样子,让人尚未动筷子便满心欢喜。那苜蓿是和肉一起炒的,我吃了几口,觉得味道极为鲜美,既不失自身的嫩脆之感,又因为浸入了肉油而有了微腻的味道。

  那天我们喝了不少酒,到最后苜蓿已变得微凉,吃过一口便有沁人心脾之感。吃完离开时,主人给每人备了一大袋新鲜苜蓿,告诉我们,如果觉得唇干舌燥,可以用苜蓿佐膳。

  后来在疏勒县,我再次发现了苜蓿和张骞的关系。县上建了一个张骞公园,立有一尊张骞的塑像。我去看时,发现塑像下有苜蓿,长得茎直叶繁,还开出了小花。看到附近有一个引水管子,我便打开水龙头,用水浇那些苜蓿。坐在张骞塑像下,听着汩汩流水声,我想着张骞两千多年前出使西域的历史,度过了一个安静的下午。

  前年,我还在托克逊见过人们把苜蓿收割晾干后,捆成方形草垛,等待大卡车运走。我问这些苜蓿垛会被运向何处,答曰:从霍尔果斯口岸出去,运往中亚乃至俄罗斯、土耳其等国。苜蓿起初是从那里传过来的,现在又踏上了回归的道路。

薰衣草

  从时间上说,薰衣草是传入新疆较晚的植物,距今约六十年,目前仅大片生长于伊犁,可谓伊犁独有的宝贝。

  说起伊犁,我一直觉得它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伊犁河穿行过缓慢的河谷后迅猛冲泻出去,奔往遥远的路途,而伊犁本地亦有丰厚的沉淀之气,所隐所现均是大气魄。这样的地方,凡事都有来历,皆永不改从容之秉性。

  薰衣草能扎根于伊犁,原因正在于此。

  当初,人们从法国的普罗旺斯引进薰衣草,在全国多地实验种植均不成功,最后仅剩六十余粒种子。人们已不抱任何希望,在伊犁找了一个地方随便撒下,心想就算是替它们完成种子的最后使命,不料居然意外成功,那六十余粒种子长出了薰衣草,待到入夏,便开出一片紫色花海。

  人们惊呼,薰衣草适合在伊犁生长,于是伊犁便大面积种植薰衣草。后经专业人员采样分析,原来伊犁河谷的纬度、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与薰衣草原产地相近。从此伊犁河谷广种薰衣草,至今已有数百亩的薰衣草田,从近处一直延伸向天边。很多人跑很远的路来看,并为其美丽的花朵以及隐隐散出的香味陶醉。

  伊犁的薰衣草开芳香馥郁的紫蓝色小花,被誉为“宁静的香水植物”和“芳香药草之后”,其植株晒干后仍有浓郁香气,故又得名“香料之王”。

  薰衣草的叶、花、茎上布满油脂腺,提炼出的精油品质极佳,气味高雅芬芳。薰衣草花朵采摘后不易变色变形,气味浓郁,留香时间长,是极佳的切花材料;亦可风干后做成香囊,置于衣柜、卫生间、汽车中,有香薰和驱虫作用;将干花放入枕头中,还有助于改善睡眠。

  薰衣草可入药,一般用于治疗胸腹胀痛、感冒咳喘、头晕头痛、心悸气短、关节风湿病等。薰衣草精油在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可发挥镇静、清脑、抗菌、愈合和抗发炎等作用。不过,一般人不敢用薰衣草治病,在人们的印象中,但凡能治病者皆不高调展示自身的美。譬如中药里的黄连,只要提及就知道是苦的;再譬如麝香,药用效果十分明显,但其味却闻之腥臭。薰衣草看上去很美,闻上去很香,是让人身心愉悦之物,怎能治病?所以薰衣草的药效一说,知之者甚少。

  薰衣草的奇异药效,曾有一个传说。在欧洲鼠疫肆虐的时代,法国有不少人染病暴亡,一时间人人谈鼠色变,不知过了今天还能不能有明天。但在格拉斯的一个手套制作厂,却无一人被传染,一时间成为奇谈。法国人等到鼠疫过去,才知道手套制作厂的工人经常用薰衣草油浸泡皮革,身上残留有薰衣草油,因此躲过鼠疫的侵袭。鼠疫病菌是经由跳蚤传播的,而薰衣草可以驱除跳蚤,所以鼠疫没有传染到那些工人身上。

  在古罗马时代,薰衣草曾是贵重之物,一磅薰衣草花能卖到一百迪纳里。当时的这个价钱,相当于农场工人的一个月工资,或理发师给五十个人理发所得的报酬。种植薰衣草的人,一年将薰衣草运入城市中两三次,便可换得全部生活所需。古罗马人还将薰衣草和各种香草一并用于泡澡,此沐浴法先是在贵族中盛行,后被引入不列颠,成为一种时尚。

  此前,我一直以为薰衣草与食物无关。后来,在位于伊犁的兵团四师的一个团场喝过一次薰衣草奶茶后,方知薰衣草因香味独特,与饮食的关系很密切。

  说起薰衣草奶茶,便引出一个20世纪60年代的故事,当时薰衣草在伊犁已大面积种植,但如何再开发却成为难题。有一位叫徐春棠的上海知青,在外出治病时碰到外国进口的薰衣草奶茶,当即寄给团场领导几袋样品,并写信建议尽快开发。几年后,薰衣草奶茶终于研制成功,但徐春棠却已病逝,未能喝上一杯产自伊犁河谷的薰衣草奶茶。

  除薰衣草奶茶外,还有一种薰衣草茶,是以干燥的薰衣草花蕾制成,取一大匙放进壶中,再倒入沸水,只需焖五分钟即可,如果加入蜂蜜,则甘香可口,浓香愉悦。薰衣草茶有镇静、减轻消化道痉挛、消除肠胃胀气、助消化、预防恶心眩晕、缓和焦虑及神经性偏头痛、预防感冒等众多益处。据说,有一人突然沙哑失声,且饥饿难忍,刚好手边有一杯薰衣草茶,便一饮而尽,咳了几声,嗓子竟然大有好转。此事传开,以后凡是有沙哑失声者,皆饮薰衣草茶。

  泡薰衣草茶,能让人体验颇为美好的仪式感。初泡,杯中的茶汤呈淡绿色,而后渐渐变成蓝或紫色,若在茶汤中加数滴柠檬汁,则又会转为粉红色,十分赏心悦目。

  除了可以冲泡成茶饮外,薰衣草还具有健胃功能,烹调时,加入薰衣草作调味,或掺于醋、酒、果冻中,能增添芳香,食之趣味骤增。据说,以薰衣草调制成的酱汁,尤为清新可口,且独具风味。

  有一次,我在一家厂子喝到了刚生产出的薰衣草奶茶,刚把杯子端起,便闻到了香味,喝一口便品出其味道浓厚,就连精神也为之一振,不由得惊叹此物乃佳品。

  喝完薰衣草奶茶,我又品尝了薰衣草果酱和薰衣草蜂蜜。新疆人有蘸着果酱吃馕的习惯,经人一提议,很快便弄来几个馕,蘸薰衣草果酱和薰衣草蜂蜜食之,果然甘甜脆爽,是极为难得的享受。

  晚上吃饭,大家对薰衣草制成的食物仍念念不忘,也盼望是否有其他薰衣草食物。主人笑着说,还有东西,但要先把酒喝好、饭吃饱,才能享用。那天,我吃到了伊犁河中的大鱼、锡伯菜、熏马肠、马肉和抓饭等,都是伊犁的美食。

  酒足饭饱,主人端上几瓶醋说,这是薰衣草芳香醋,在饭前喝能增进食欲,在饭后喝能解酒。为了让大家吃好喝好,所以在饭后才拿出来。饭后喝薰衣草芳香醋,除了解酒外,更有保健功能。

  大家喝了几口薰衣草芳香醋,顿觉神清气爽,酒自然是醒了。席间有一山西朋友,一口气喝掉了半瓶,一脸喜悦之情。从饭店出来,天已黑透,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薰衣草香味。原来,薰衣草开花的季节,真的会香飘十里。

玫瑰

  和田出玫瑰,关于玫瑰的趣事也多。新疆人谈及玫瑰,多以“和田玫瑰”一言概之,不知情者,以为新疆仅和田地区出产玫瑰。其实,南北疆亦多有玫瑰出产,只是和田玫瑰品质最佳。

  玫瑰有香味,人人皆知,但和田玫瑰的香,却香出了不少奇事。有一件事,与和田的玫瑰花茶有关。多年前,和田有一人一边喝茶,一边分拣玫瑰花,他不知一朵玫瑰花掉入茶碗,等他端起茶碗喝下一口,惊异那茶为何变得那么好喝?待低头往碗里一看,才发觉那朵玫瑰花已被泡了许久,才知那好喝的茶,与那朵玫瑰花有关。

  玫瑰花茶味道清香,饮之口感清冽,有一股花朵的醇香。喝玫瑰花茶,会比喝别的茶多一种体验,即玫瑰花在茶汤中会慢慢被浸泡开,将卷曲的花瓣舒展开来,呈现出原有的艳红之色。

  喝茶的人在这时大多会细细端详玫瑰花的变化,好像一朵玫瑰花重新复活,在茶碗中又开放了一次。

  我还听到这样一个关于玫瑰的传说。有一人患病多日不见好,有一天,他女儿将地里的玫瑰花采回,准备在屋中放一晚,第二天拿到巴扎上去卖。那人昏睡到半夜,突然被一股异香熏醒,他知道是玫瑰花香在屋中弥漫,但他无力爬起,便躺着闻玫瑰花的香气。后来他复又入梦,到了第二天早晨居然能下床了。

  每年五月,和田玫瑰绽放。当地人将花朵采摘,成箱成袋地运往加工地点。早晨带露水的玫瑰最好,所以运载不可误时,否则会花蔫味淡,颜色消退。

  有一年,和田玫瑰大丰收,运载入城时交通受阻,消息传到市长耳中,他下令开放绿色通道,让运载玫瑰的车辆先行。

  当时运载玫瑰的除汽车外,还有马车和毛驴车,一时玫瑰花香弥漫长街,成为奇特景观。尽管开了绿色通道,仍然用了大半天时间才运载完毕。

  那天的和田城属于玫瑰,花的色彩一片绚丽,花的香味弥漫向四方,人们纷纷出门观看,犹如迎来了一个与玫瑰有关的节日。

  又一年采摘玫瑰时,天气酷热难当,玫瑰在运载中难以保鲜。仍是那位市长,让水车在沿途洒水,增大空气湿度,然后让拉运玫瑰花的车子上路,避免了玫瑰发蔫。有一辆车在喷水时出了故障,司机便下车拧开水龙头,双手抱着水管子让水洒到路面上。当最后一辆运载玫瑰花的车子经过他身边时,车上的人抓起几枝玫瑰花,递到了他手里。

  和田古称于阗,是有香气的地方,15世纪的维吾尔族诗人鲁提菲在一首诗中写道:“香獐子窃取她秀发的芬芳,在于阗酿成麝香。”在和田民歌中亦有玫瑰的芳影:“向左飞过一株玫瑰,向右飞过一株玫瑰,两株玫瑰花中夜莺开始歌唱……”每年玫瑰花开,香飘十里,和田人都神清气爽。

  在和田,人们闻着花香过日子。

  如今在和田有一种说法,玫瑰有三种作用——看、闻、吃。和田的玫瑰多散种于玉米地、棉花地、麦地和菜地之间,在外面随便走走,便可见到鲜艳的玫瑰花。

  人们种玫瑰的习俗持续已久,每家少则种一两亩,多则种十余亩,整个和田地区种植玫瑰的面积在十万亩之上。每到花季,十余万亩玫瑰竞相开放,把大地“涂抹”得绚烂浓烈,人们说和田是“彩色的绿洲”。

  在和田,看玫瑰是一种习惯。

  人们每每下地必先看一会儿玫瑰,然后才开始干活。于是便有了一句像谚语一样的话:没有田间地头不种玫瑰花,没有人不闻玫瑰花。下午干完活返回时,人们照例又要看一会儿玫瑰花,此时夕阳一片金黄,有明亮的光芒照在玫瑰花上,整个玫瑰花田显得更红,亦更加娇艳。

  闻玫瑰,是和田人的一大喜好,常见姑娘们在大街上怀抱玫瑰,边走边闻,一脸喜悦。不仅是年轻漂亮的姑娘,就连小伙子甚至白胡子老人,他们也常常在耳际和帽子上插一束玫瑰花。这样的情景如果出现在别处,会让人觉得有些奇怪,但和田人却已经习惯了。农民们干活累了,会到玫瑰园中摘一朵玫瑰花,放在鼻下闻一会儿,便恢复了精神和力气,遂扛起坎土曼(一种农具)又去干活。

  玫瑰变成食品的过程,一路色彩艳丽,香味四溢。

  人们将玫瑰采摘后,便直接送去加工。不久,玫瑰就被制作出玫瑰酱、玫瑰茶、玫瑰酒,甚至被直接用于做玫瑰馕饼、玫瑰饺子、玫瑰汤圆、玫瑰粥等。人们总是尽量保持玫瑰花瓣的形状、色彩和香味,使之附于食品上,最后变成人们味蕾上的享受。据说,有人某一日突发奇想,在馕快要烤熟时,将玫瑰花瓣敷于馕的表面再烤一会儿,出了馕坑一尝,味道微甜,从此便有了玫瑰馕。

  和田降水量少,玫瑰在和田生长也不易。有一年到了四月底,却不停地刮风沙,人们看见玫瑰都垂下了花蕾。但几天后一场风刮过,一场雨下过,便见玫瑰英姿焕发,仍是最美最艳的样子。

  一位老人说,人不会忘了自己的母亲,玫瑰不会躲开人的眼睛。人们询问原因,他卷了一根莫合烟抽完后才说,道理简单得很,玫瑰在和田这么多年,它一定有它自己活下来的办法,人把它种在地里,剩下的就是它的事情,你管那么多干什么?人们本以为那里面有惊心动魄的传奇,不料老人所言极为朴素,便都去看玫瑰花了。

  玫瑰花就那样开着,无语亦无言,你要看便任由你看。老人的话也像那玫瑰,更像生活,朴素而从容。最美丽的却往往最安静。

  后来,我还喝到了玫瑰酒。入口清纯、甘甜,似有一股隐隐的味道在舌间移动,想捕捉住细细品尝,却瞬间消失。再喝再品,便是另外的味道。

  和田有一个“玫瑰巴扎”。我有一年有幸看到其场面,妇女们坐在塑料布上正忙碌,她们从玫瑰花朵上取下的花瓣,已在身边堆积如山。有一个小孩就躺在花堆间,也许是闻着花香入睡的,一脸甜蜜的样子。

  在巴扎的另一角,见到人们用机器做玫瑰花酱,方知用于加工羊肉的绞肉机又派上了用场,花瓣放入后被迅速绞成花酱,变成了暗红色的液体,人们放入洁白的砂糖,颜色未变,想必味道已经变甜。此时的玫瑰花酱还不能吃,须装入瓶罐让太阳晒一年,待其发酵后方可食用。

  我提出想尝尝,朋友便买了个馕和一瓶去年生产的玫瑰花酱,说:我们就在和田的玫瑰巴扎上吃吧!他把馕掰开,抹上玫瑰花酱,我吃第一口后便觉得馕脆酱甜,真是难得的享受。至于玫瑰饺子和玫瑰汤圆,我至今没有吃过。下次去和田,应该能够如意吧。

(作者:王族,系新疆作协秘书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