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服务更高效 家门口有“医”靠

贵阳日报官方微博

关注

转自:贵州日报

思南县人民医院成功为一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开展内镜联合胃内探查+胃大部切除手术。

麻江县贤昌镇贤昌村卫生室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护理。

凤冈县琊川镇卫生院医生为群众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医生下沉到乡镇为群众看病问诊。

金沙县沙土镇卫生院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

杨国军 龙艳 汪盈平

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提高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构建分级诊疗秩序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省按照“省级指导、市级统筹、县级主导”推进的工作格局,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着力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促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管理,改革创新运行模式,整体提升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一体化服务群众健康。

当前,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协同推进、合力攻坚,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建设运行,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着力破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看病远”问题,一些关键性指标实现明显突破、一些重难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为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积蓄了动能、激发了活力。

■ 创新改革 激活一池春水

健康之于人民,犹如水之于鱼。

近年来,全省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但是,我省县域内人口数量庞大,大量县域内的患者流动到大城市大医院就医,基层医疗机构就诊量少,群众依旧存在“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问题。

如何让群众就近就便享受优质高效医疗服务,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这是摆在贵州省面前的一道民生考题。

民之所忧,政之所思;民之所思,政之所行。我省以“谋人民健康之福,解群众疾病之苦”为根本,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闯新路、破险阻、啃硬骨头,从“强县级”到“强县域”转变。

全省在2017开始试点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2019年提前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1年以部门联动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2022年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攻坚行动计划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国家印发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指导文件,我省研究出台了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等三个《实施意见》。其中,特别提出“采取一类保障、二类管理等方式改革完善乡镇卫生院激励机制”“健全医共体管理制度、推行紧密型运行模式、完善一体化服务机制”等多条创新性政策措施,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并在贵阳市6城区和遵义市3城区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启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

我省按照“省级指导、市级统筹、县级主导”的原则,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进一步完善医共体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和高效运行机制,促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管理,按照“县级公立医院—县域医疗次中心(中心乡镇卫生院)—一般卫生院—村卫生室”梯次带动模式搭建县域医共体,加快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上下联动、信息畅通,让原本“各管一摊”的县乡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攥指成拳”,为全省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积蓄动能、激发活力。

当前,我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监测综合评价排名位居全国第10,“紧密型”评价排位位居全国第5,有35个县入选国家试点。

■ 当好先锋 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目的,就是进一步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改变不合理的就医格局,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和医保基金使用绩效,让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在县域内就能得到满足。

作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牵头单位——县级公立医院,承担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全省各地因地制宜,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凤冈县自2019年纳入首批“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以来,按照“县级带中心,中心带一般”“突出中心,梯次发展”“延伸服务,夯实网底”的思路,围绕“五个贯通”,制定政府办医、行业监管、县域医共体运行权责清单,印发20余个相关文件,成立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创新“1+2+5+9+N”县域医共体建设模式,重塑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思南县以“强龙头、壮两翼、稳网底”为目标,特别是以思南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铜仁西部区域医疗中心,思南县民族中医院创建为三级中医医院的强大优势,有效发挥龙头医院作用,全力推进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高质量发展。2023年,县域内就诊率达92.2%,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占比达65.15%,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达81.06%。

长顺县纵深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以县级三家医院为龙头,成立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统筹17家乡镇卫生院、69个村卫生室,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资源统一管理、医疗层级分明、专科特色明显、业务协同规范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并且着力打造医共体“南北两翼”,以“两翼”之力辐射带动其余分院发展。

…………

头雁领航,群雁跟飞。贵州各医共体建设县区均出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结合实际组建1至3个以县级公立医疗机构为龙头、其他若干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及乡镇卫生院(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医共体,探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有效路径;通过向下派遣专家、专科共建、业务指导、建立联合病房等,把先进医疗技术带到基层,逐步扭转县乡层级断裂、服务脱节的问题,实现“强县域”。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80个县(市、区)启动建设医共体141个,覆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13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5万余个,推进公办村卫生室转为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600余个。

■ 建强中间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从来没想到过,有一天在我们乡镇就能做透析。”毕节市金沙县后山乡坪花村村民何廷刚说,2017年他被诊断为终末期肾病,一周需要透析3次,每次要先坐车到邻近的沙土镇,然后再去县医院,一趟来回光坐车就需要6个小时,费时费力,身体实在吃不消。

乡镇(社区)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中间层,直接服务广大群众,具有承上启下的独特作用。截至2023年底,全省已建成10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2024年在建50个,并纳入省级十件民生实事。

2022年,沙土镇卫生院以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为契机,建成二级综合医院,2023年4月更名为金沙县第二人民医院,承担起牵头医院的责任,与周边4个乡镇卫生院组建医共体,高标准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服务一方,带动周边。金沙县第二人民医院按照“一院一策”发展规划,推动“一院一品”错位发展,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全程的医疗卫生服务,解决了周边近20万名群众大病重病就医不便、急诊急救不及时等问题,实现了“治得好小病、管得了慢病、看得出大病、转得了重病”目标,真正让群众少跑路又少花钱。

无独有偶。习水县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抓手,统筹县域内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调整优化体系布局和运行机制,将26个乡镇(街道)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选取1个中心乡镇卫生院,按照二级医院的服务能力建设为县域医疗次中心,对上承接总院、对下辐射带动一般乡镇卫生院、延伸服务点和村卫生室共同发展。

“通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和设备采购,卫生院医务人员服务能力也得到不断提升,现在二三级手术能够常规开展,在县级专家的指导下还能开展部分四级手术项目,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得到救治,就医体验也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习水县温水镇卫生院外科主任范波说。

此外,当地立足于县域医疗次中心功能定位,以群众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需求为导向,采取“基本医疗+基本公卫+特色专科”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提高一般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和内涵建设。同时,探索建立“工矿服务型、旅游度假型、人员聚居型”为主的一般卫生院延伸服务点供给模式,从“坐等上门”变为“主动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 托稳网底 当好健康“守门人”

村卫生室是医共体内农村居民获取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首选地点,对于促进农村居民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省通过加强村卫生室建设、配置必要的医疗设备、保证药品供应、提升乡村医生能力、保障村医待遇等工作,稳定和发展村卫生室功能,促进村级业务水平不断发展,方便村民就近获取诊疗服务、转诊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足村民就近“打针输液”等实际需求。

“我现在每个月的工资加上补贴和绩效有6000元左右,比以前高多了!这让我没有了经济压力,可以专心提升医疗水平,更好地为百姓服务。”黔东南州麻江县贤昌镇贤昌村卫生室村医赵明阶说,2014年参加工作的时候,每个月基本工资才1100多元,现在不仅收入增加了,福利也好了,村医养老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这是麻江县实施村医“员额制”管理的真招实效。当地以“八统一”模式,深化乡村一体化发展,把村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的科室进行管理,将村医作为乡镇卫生院编外人员参照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进行管理,同管理同考核,建立定额补助机制,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并推出“积分制”管理模式,激发乡村医生服务群众的激情。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遵义市在全省率先开设乡级分院,并在全省率先探索解决村医编制,完成从“赤脚医生”到“正规军”的转变,实现村医队伍稳步发展。

铜仁市为有效打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将闲置的村级教学点、村委会或具备条件的村卫生室创新改建为延伸服务点,推动实现医防融合一站式服务,有效破解村医“重医轻防”和“只会公卫”的难题。

…………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绣花功夫”精准施策,我省将深入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进一步完善医共体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和高效运行机制,促进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管理,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上下贯通、医疗和预防有效融合,让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本版图片由贵州省卫生健康委提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