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农场职工的“头”等大事

兵团日报

关注

●高永明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七师下野地五场(现八师一三三团),只有场部有一个理发店。那时候理发店归属场部大商店管理。大商店是连级单位,同时经营百货门市部、副食品门市部、照相馆、缝纫部、自行车销售维修部、理发店、五金门市部、新华书店等。那时候下野地五场开发建设时间不长,这些经营服务项目均属农场公有制性质。

1969年初,我被分配到下野地五场工作。那时候农场有职工群众近万人,只有大商店经营的一个面积不大的理发店。所以但凡理发店开门营业,生意都很好。理发店里有一新一旧两张专门给顾客准备的理发椅。南面墙上挂着两面四方形的大镜子。镜子下面的长方桌上,杂乱无章地摆放着推子、剪子、梳子、剃刀、磨刀石,还有放在肥皂盒里的毛刷。北面墙上则挂着大围布、毛巾,还有两条油光发亮的专门用来磨剃刀的荡刀布。理发店的两位理发师傅,一高一矮,一老一少。两人理发技术都不错,服务态度也很好。

有时候一些职工请假去场部理发店理发,往往因为人多,排不上队、理不了发而白跑一趟,既耽误工作,又浪费时间。

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职工理发难题,当时一些生产队便自行安排人员,从事理发工作。离场部较远的五队就安排职工严路根为本队职工群众理发。严路根原籍上海,来疆前从事过理发行业,技艺精湛。生产队的大人小孩都喜欢找他理发。职工群众不用为“头”上的问题发愁了。

今年71岁的蒋芳,从小跟随父母来到农场生活。她对兵团这70年的变化有着真真切切的体会。“以前就是推一推,剪一剪,洗洗头,完事。哪像现在剪个头发有这么多花样。”蒋芳回忆,20世纪70年代,她每次去理发店剪头发都要排队。因为那时候女同志去理发店剪头发的不多,所以每次去剪发,都要和一群男同志一起等待,她很不好意思。

蒋芳记忆最深的是,那个年代职工群众的发式,和当时的绿军装、解放鞋一样单一,年纪大一些的男同志,大部分都剃光头,年轻的男同志都兴理平头。大部分女同志爱梳麻花辫,或是留短发。那时在理发店洗头,都是墙上挂一个半圆的铁皮桶,下边安装一根橡皮管子,最下面放着一个接洗头水的大水桶。洗头时,理发师傅把橡皮管子拿下来,顾客得弯着腰洗头。

那时在场部理发店理发很便宜,男同志理发每次三角五分钱;小孩每次两角五分钱;女同志剪发稍贵些,每次五角钱。记得场部理发店年纪大一点的师傅叫任文贤,每回去理发,他的态度都很温和,先询问要什么发式,然后再理发。

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电影《杜鹃山》在农场放映,杨春霞扮演的柯湘为银幕带来一股清新之气。柯湘的发型是略微卷曲的短发,额前留着刘海,增添了一份女性的柔美。一时间,许多女同志拿着电影海报,要求任师傅给她们剪“柯湘头”,这发型当时风靡整个农场。

转眼到了20世纪80年代,兵团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随着个体经济的逐步兴起,美发店成为时尚的代名词。“去美发店烫一个爆炸头,出门前再配一条喇叭裤。那时候,这样的造型相当时髦。”今年69岁的沈云丽回忆道。那时候,新型的美发店,受到农场追求时髦的姑娘小伙的追捧。任师傅任职的大商店理发店,悄然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今年61岁的徐春发,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农场开了一家美发店。徐春发租了店面,购置了皮转椅、电推子、电吹风、烫发加热帽、染发剂……据他回忆,当时职工群众的发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农场的女同志和城里人一样,开始尝试染发、烫发、卷发……

进入21世纪,美发连锁店开始流行。除了装修更加现代,很多美发店还提供茶水、按肩、美容等服务。

今年是兵团成立70周年,放眼望去,面貌焕然一新的农场职工群众,和所有城里人一样,穿着体面的时装,做着漂亮的发型,开着崭新的私家汽车,奔驰在宽敞平坦的致富路上。

我为兵团成立70周年放歌,我为所有兵团人的幸福生活点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