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保交楼攻坚,旭辉上半年交付近3万套

北京商报

关注

行业周期之下,房地产市场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新的市场环境下,“保交楼”成为房地产行业的关键词。2023年是“保交楼”的重要节点,监管部门加速推进一系列“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举措,1月央行新增15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投放,加上2022年下半年投放的2000亿元,累积已推出35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同时提出设立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加大保交楼专项借款配套融资力度、强化保交楼司法保障等相关举措。

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房企“保交楼”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据住建部数据,截至2023年末,350万套保交付项目已实现交付超300万套,交付率超过86%。虽然在2023年多家房企交付规模创纪录,但挑战还在继续,2024年仍是“交付决战年”。

头部房企是保交楼主力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房企的“保交楼”直接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交付力既是衡量一家房企综合实力和信誉度的重要标准,也是房企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履行社会责任的直接体现。

“保交楼”这场大考中,头部房企撑起了交付的半边天。根据亿翰智库发布的《2023年1—12月中国典型房企交付业绩研究报告》,TOP5房企的交付套数均超过20万套,占TOP50房企整体交付量的38.25%,TOP10房企的交付套数超过整体的一半。根据榜单数据,旭辉2023年全年11.8万套的交付成绩位列行业第十位。

2023年全年,旭辉于全国61城137个项目交付了超11.8万套,刷新了旭辉成立以来的年度交付纪录。2024年上半年,旭辉也已在38城57个项目交付近3万套新房,仅6月单月就交付了约1万套新房。

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曾表示,2024年是旭辉交付压力最大的一年、转型突破的关键一年,也是看到方向和希望的一年。“旭辉将继续把‘保交付’作为首要工作,把‘保品质、保服务’作为最大的追求,努力赢得客户认可,保住核心团队,推动债务解决方案落地,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资本结构,活下去、站起来。”林中说。

旭辉在财报中披露,2024年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期,在可能面临更多困难的情况下,公司仍将竭尽全力冲刺交付8万套物业单位的品质交付目标,预计建安成本等各项开支合计超过300亿元。

在完成合同约定的交付基础上,旭辉一直强调“品质交付”,其产品质量与交付品质屡获认可。据中国房地产协会、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4房地产开发企业交付力TOP20》榜单,旭辉集团交付力在行业中排名第八位。此外,旭辉两个项目——厦门旭辉铂悦五缘湾上和北京公园都会分别荣获克而瑞“2023全国十大交付力奢居作品”和“2023全国十大交付力安居作品”。

提升交付力成为行业趋势

购房决策周期拉长,行业发展模式也从规模为王转变为品质为核心的时代。头部房企不断迭代升级产品以求突围,产品力的比拼开始细化,而其中交付力作为检验房企兑现承诺的重要标准,成为当下房企“内卷”的新赛道。

2023年部分企业凭借良好的运营能力,不仅能保障交付速度做到“交房即交证”,甚至还实现了提前交付。比如,美的置业全年交付超9万套,其中有6.3万套提前交付;旭辉交付11.8万套,其中9675套提前交付,超4300户实现“交房即交证”;龙湖交付约14万套房源,其中约20%项目实现提前一个月以上交付。

另一方面,交付力能够串联从产品设计、成本、工程,到品控、服务跟进等全线条、全部门,是房企综合实力的衡量,亦是与购房者连接的重要窗口。近几年,房企重点围绕产品落地及优化服务两大环节,搭建完善的全周期交付体系。

保障交付全周期,从风险管控、品质标准、过程管控、服务跟进等多个维度,形成一套覆盖交付前、中、后全周期的标准化动作流程。例如,旭辉经过多年打磨而来的一套完整的、标准化的交付体系——“悦心交付”体系。这套交付体系涉及风险管控、品质标准、过程管控、服务跟进等多个方面。

对于业主而言,深度参与房屋验收过程无疑是一剂“定心良药”。通过此举,他们不仅能够预先发现潜在问题,更能及时寻求解决方案,这无疑增强了业主们对于新居的信心与期待。

对于房企而言,这样的交付体系则意味着建设过程透明度的再度提升。为了满足业主的期待与信任,房企必须详尽地向他们提供住宅工程质量的详尽信息,精心制定业主查验方案,并提前进行预演,以确保交付过程的顺畅无阻。然而,这也使得交付的难度相应增大,考验着房企的专业能力与服务水准。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众多房企为了追求更高的客户满意度,所采取的做法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充分展现了对品质的追求和对客户的尊重。

秉承自创立“旭辉透明工厂”以来的初心,旭辉坚信“好房子、敢透明”,部分项目在交付前约1个月组织“工地开放”,邀请业主走进工地,将施工工艺、进度、细节等呈现给业主家人,并通过客户视角对施工质量和社区品质的检阅和审查,进行品质的“二次提升”。

“白名单”项目融资加速推进

2024年,保交付仍是房地产行业的重点任务。5月17日召开的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明确提出,继续坚持因城施策,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扎实推进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

作为其中的重要保障,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发挥支持房地产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的积极作用。今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帮助房企、金融机构实现精准有效对接。

6月6日,金融监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包括完善城市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白名单”项目实施推送反馈管理,积极满足“白名单”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对符合要求的项目“应贷尽贷”,明确相关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

据金融监管总局公布数据,截至今年5月16日,商业银行已按内部审批流程审批通过了“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9350亿元,未来随着项目“白名单”深入推进,资金有望加速落地,进一步推动项目开发建设。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目前,碧桂园、绿地、旭辉、远洋等房企,已有多个项目通过了白名单审核。以旭辉为例,截至6月30日,旭辉在全国已有68个项目入围房地产项目“白名单”,43个项目已获融资支持,其中3个项目获得新增融资。6月,旭辉新增长春理想城西、重庆印江州、重庆御景悦来等10个白名单融资支持项目。

旭辉方面表示,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切实缓解了民营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得益于主管部门的牵头协调及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公司多个项目成功入围“白名单”并获得融资支持,有效缓解了部分项目公司的资金压力,保障了项目正常的开发建设。后续,公司将继续以融资协调机制为牵引,做好全年保交付和保经营的各项工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