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地量”逆回购持续 ,年内第二次降准或在三季度

第一财经

关注

降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都在增加。

进入7月,央行再次回归“地量”逆回购操作。

本周,央行已经连续4日、每日开展逆回购操作,规模均为20亿元,利率均为1.8%。截至7月4日,本周公开市场已累计净回笼6920亿元。

从资金面来看,央行连续净回笼影响并不明显,月初资金面依旧宽松。市场分析预计,7月资金面大概率将维持平稳,年内二次降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都在增加。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年内第二次降准在三季度前期可能出现,针对大中型商业银行定向降准的概率较大。

连续净回笼

4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8%。由于有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980亿元。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这已是央行连续多个工作日缩量逆回购操作。跨月后的多个工作日,也就是7月1日、7月2日、7月3日、7月4日,人民银行连续4日、每日开展逆回购操作均为20亿元,利率均为1.8%。

根据Wind统计数据,本周(7月1日至7月5日)央行公开市场将有7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500亿元、3000亿元、2500亿元、1000亿元、500亿元。截至7月4日,已累计净回笼6920亿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第一财经表示,本周资金面转松主要是季末年中时点过去,金融机构融出资金意愿增强,央行积极呵护资金面,同时,公开市场工具到期量不大等原因,市场资金面短期转趋宽松。

不过,央行连续净回笼影响并不明显,月初资金面依旧宽松。

7月4日,Shibor短端品种表现分化。隔夜品种上行2.4BP报1.712%;7天期上行1.1BP报1.811%;14天期下行0.4BP报1.807%,创2023年10月以来新低;1个月期下行0.3BP报1.892%,创2023年8月以来新低。

从回购利率表现看,7月4日,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为1.8045%,在政策利率附近徘徊。

周茂华表示,本周市场利率较上周明显回落,反映市场流动性转松,央行灵活操作,净回笼资金,以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窄幅波动,反映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市场运行平稳。

资金面跨季平稳

通常,7月为信贷“小月”,半年末考核过后,银行资金压力或阶段性缓解。进入7月,资金面将如何演绎?

市场普遍预计,在平稳跨过半年时点后,资金面跨季后明显转松的可能性较小,大概率将维持平稳。

周茂华表示,预计7月流动性有望保持合理充裕,主要是年中时点淡出,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央行积极呵护资金面,有助于对冲政府债券发行等短期扰动因素。从历史经验看,7月流动性表现相对平稳。

信达证券固定收益团队认为,跨季后资金面明显转松的可能性较低,大概率仍将维持平稳。

日前,央行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内容显示,货币政策整体基调并无变化。

基于此,信达证券固定收益团队预计,央行对资金面的态度也将维持,尽管公开市场操作(OMO)利率调降的概率有限,资金利率维持在政策利率附近的目标大概率仍将维持,但非银流动性充裕带来的自发宽松状态大概率也将持续。

对于7月流动性缺口,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研报中预计,完全排除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逆回购到期的因素,测算7月存在约8000亿元的流动性缺口。

降准可能性升温

展望2024年下半年,在业内专家看来,央行货币政策将倾向于币值稳定与防范金融风险两大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提出,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变量,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逐步将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健全精准适度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健全可置信、常态化、制度化的政策沟通机制,做好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

央行7月1日公告称,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给债券市场“降降温”。

国联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李清荷表示,降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都在增加。考虑流动性缺口与财政资金支出力度季节性减弱,7月超储率面临进一步下降的可能;银行体系承接债券供给的能力需要提供相应的流动性支持,债券发行放量时,货币政策料将继续释放流动性支持,政策协同有望加强。

连平预计,年内第二次降准在三季度前期可能出现,针对大中型商业银行定向降准的概率较大;三季度,央行还可能向下微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0个基点,作为主要政策利率发挥引导作用,不排除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在MLF利率不变的情况下下调10~15个基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