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梅兰芳诞辰130周年|听百年前梅兰芳《霸王别姬》录音

澎湃新闻

关注

梅兰芳《霸王别姬》试读分隔线(选段)

演员演戏,得找到“戏核”,若是光从唱词字面上去表演,就会流于肤浅以致歪曲,必须从剧情里去分析人物思想感情的来龙去脉,处处想着角色的身份,进行创造。

《霸王别姬》的初稿,仍有松散的毛病,改成一天演,的确是高明的见解……

每个戏都有它的故事,每个故事都离不开人物,每个人物,不论男女,都有身份、年龄、性格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我们演员首先要把戏里故事的历史背景了解清楚,然后再根据上面所说的四项,把自己所扮演的人物仔细分析,深入体会。

戏曲里的舞剑,是从古人生活中沿袭下来的一种表演性质的器舞。所以虞姬在舞剑之前对霸王说:“大王慷慨悲歌令人泪下,待妾身歌舞一回,聊以解忧如何。”这说明了在剧情中它就是表演性质的,所以里面武术的东西我用的比重很少,主要还是京戏舞蹈的东西,其中还有一部分动作是外行设计的,其中齐如山就出了不少点子。姚玉芙曾说过:“齐先生琢磨的身段有些是反的。”我说:“有点反的也不错,显得新颖别致,只有外行才敢这样做,我们都懂身段有正反,也不会出这类的主意。”

关于舞剑与音乐的配合,我认为采用【夜深沉】由牌是非常恰当的,这个曲图来源于昆腔【思凡】里【风吹荷叶煞】中几唱词句作为头子。“夜深沉,独自卧,起来时独身坐,有谁人孤凄似我,似这削发缘何。”

只有跟杨小楼先生合演这出戏,“舞剑”一场,我的情感激动得最厉害;因为对方的分量重,我就必然要增大,如果对方的分量轻,我的反应也只能随之减轻一些,否则观众就会感觉到我在突出一个人,失去平衡,反而破坏了全剧的完整。

我心目中的谭鑫培、杨小楼这二位大师,是对我影响最深最大的,虽然我是旦行,他们是生行,可是我从他们二位身上学到的东西最多、最重要。

编写者的话

1918年,杨小楼与尚小云在桐馨社合演历史新戏《楚汉争》,剧本由清逸居士编写。1921年,梅兰芳与武生泰斗杨小楼创立崇林社,准备重编此戏。齐如山取材《西汉演义》,依据明沈采的传奇《千金记》,并参考司马迁《史记》,最终由吴震修修订,取名《霸王别姬》。梅兰芳与杨小楼精心排演了半年,于1922年2月15日在北京第一舞台首演,大获成功。

梅兰芳早期的虞姬形象与今不同,尤其是冠,后期舞台上虞姬的如意冠参考了绘画《列女传》中虞姬的小冕旒。

梅兰芳饰演的虞姬“幼娴书剑、习武兼文”,戏中设计的“剑舞”不仅符合虞姬的身份,而且生动表现了虞姬“藏中见,露中见藏”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升华了全戏的悲剧性,成为全戏的高潮和精华。

梅兰芳第一次听到“武戏文唱”一词是从观众对杨小楼的评价中。武戏虽然重在武打,但不意味着卖弄武工,而是要把武打作为表演手段,因此要与剧情中的生活内容、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处理武戏即“武戏文唱”。

梅兰芳在《霸王别姬》中的唱腔抑扬顿挫,感情充沛,韵味醇厚。“舞剑”一场中,虞姬舞姿优美,表情复杂,“面羽则喜,背羽则悲”,配合【夜深沉】的曲牌,极具观赏性和感染力。

梅兰芳先后与杨小楼、沈华轩、周瑞安、金少山、刘连荣、袁世海、汪志奎七位名角合演《霸王别姬》。

梅兰芳一生演出《霸王别姬》千余场,在演出中不断根据观众反馈调整和修改,使他的表演日益精进。《霸王别姬》集中了梅兰芳舞台表演艺术的精华,是梅派代表名剧之一,也是海内外观众最熟悉的京剧剧目。百代、丽歌、高亭、蓓开、长城等公司于20世纪20—30年代录制《霸王别姬》唱片多张。上海民新影片公司于1924年摄制黑白无声影片,其中包括《霸王别姬》中的“剑舞”。195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梅兰芳的舞台艺术》记录了梅兰芳先生演出的《霸王别姬》。1958年苏联导演柯米萨尔热夫斯基在北京摄制了《霸王别姬》中“剑舞”的全景电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