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小品的世界》:梗的正确使用方式

澎湃新闻

关注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你的喜剧派对它回来了。

6月28日中午12点,由腾讯视频和米未传媒联合出品的《喜人奇妙夜》正式开播。来自多元喜剧领域的20组“喜人小队”逐一亮相,围绕热点话题与具有共鸣的情绪主题,用喜剧解构一切。

《喜人奇妙夜》的选手们组成了20组喜人小队。很多观众熟悉的老朋友成为了这场喜剧派对的参与者,如已经为观众所知的阎鹤祥、于莎莎、何欢、吕严、闫佩伦、张祐维、大锁、王天放等;节目中也增加了很多新面孔,比如擅长“包饺子”的短视频博主“双高胎”、拥有被黄渤、秦昊认可演技的老演员孔令美、在话剧舞台摸爬滚打多年的邓帅……不同的排列组合,演绎着全新的故事。

嘉宾阵容的部分,《喜人奇妙夜》邀请了老朋友黄渤、超忙的秦昊、看着成熟但在嘉宾中竟然是“忙内”的贾冰、马东十年前就拜托赵又廷邀请这次终于成行的高圆圆,还有节目灵魂人物马东作为观众代表。金靖、宋木子则作为副MC串场和简单点评。

赛制上,五位嘉宾组成的观众代表和二楼109位观众每个人都拥有100票,在节目表演过程中可以选择投或者不投这100票,特殊之处在于,当五位嘉宾都投了票,该演出小队将直接晋级。

“周五、周五,原地起舞”,先导部分,喜剧演员和观众代表们都纷纷玩梗,展示打工人美妙的精神状态:黄渤变身“周一就累死了仨”的四小天鹅之一;秦昊再次提到自己的经典台词“明天去爬山吧”;贾冰虚空弹唱吐槽工作;高圆圆成为捍卫休息时间的斗士。

职场人“很美”的精神状态

对于打工人美妙的精神状态的呈现也成为第一期的几个节目的主题。

第一个节目葱姜蒜组合(大锁/杨雨光/郭展豪)《熬人奇妙夜》和大锁之前的作品相似,设定了一个当代都市人都深有感触的情境,比如之前的减肥困境、无法自抑地想要刷各种app。这次设定的情境是凌晨三点还难以入睡,熬到形容枯槁时出现了两位希腊神——司离谱和魏克阿普,然后就睡前的种种精神状态进行盘点和演绎,直到闹钟响起……和前作相似,大锁的作品有种“5G冲浪”、网感很重的感觉,各种网络段子、谐音梗镶嵌在故事里,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乱炖,容易传播也容易让人共情。

因为演员的演技让秦昊投出第一票的是莎全莎美(于莎莎&孔令美&郭甲醛)的《年终大奖》,讲一个职场打工人抽中的年终大奖竟然是跟老板一起去海南旅游,老板想当然地想要和下属变成朋友,演绎一出生动的“圈子不同但硬融”,比如她怎么摆都是显得很权威的“成功精英”的姿势,比如她照本宣科地列出各种交友方案,试图和下属拉近关系,而这种强势交友只让打工人倍感痛苦……

拉小群吐槽、给老板起外号、老板草率做决定让人大崩溃、时刻想发疯会破碎……这是每个职场人都有的体验,但就像所有观众代表一致达成的共识:《年终大奖》最主要的还在于两位主演的演绎。最后的高潮段落,镜头推进、灯光变化,孔令美饰演的老板终于能够把下属也当成朋友地向其妥协、并准确叫出她的名字,几秒钟内她的表情由那种职场高位者友好冠冕的冷漠变得柔和温暖,小心翼翼地在等着对方的答复。

顺便一提,孔令美在《亲爱的》中也有惊鸿一瞥的表演,她饰演一位丢了孩子的母亲,在非常短的一段表演里她由佯装坚强到痛哭,极为动人。

另一个让人眼前一亮又一亮的演员是王男,她的演出是独角戏《工作的她》。

《工作的她》是一个“黑灯戏”,里面有两个角色,一个是叙述者布偶小熊,其实就是画外音,一个是饰演它主人的打工人。灯一明一灭中,演员走到舞台不同的位置演绎该情境下打工人的状态——努力画个口红打起精神的、挤地铁的、晚上九点老板给买冰美式说要“开个短会”的、一个方案被check和修改了97稿的……

王男小小的脸上五官乱跑,随时能变换出各种表情,用抽象的表演谈的是大家都能感同身受的糟糕低效的职场环境。这个表演里同时也化用了《甄嬛传》里妃子们受到打击时“失去灵魂”和一些短视频里一进公司就班味十足,精神勃发的少女一下子变成披头散发的冷宫妃子的那种状态。

《小品的世界》炸裂:吕严怕不真是个天才

重头戏姗姗来迟,第一期上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小品的世界》。一喜二喜中已经崭露头角的吕严,繁星戏剧村常驻的话剧演员邓帅和被他们封为“小品王”的何欢,组成了“量子力学”,花絮里虽然释放了三个人都很强势较真儿的创作过程,但就从最后演出的呈现和编剧署名有吕严,仍旧可以看出应是吕严主导的创作。

《小品的世界》很神,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完全的无厘头的喜剧,也可以看成一个向经典向小品这种艺术形式的致敬之作;可以看成一个充满质询和讽刺之作,也可以看成一个讲述在一座由种种伪饰、谎言、虚假繁荣装点的“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里左冲右突之作。

从《楚门的世界》这个经典母题进入,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觉得不对劲了,但不是《楚门的世界》、不是综艺也不是游戏中的NPC,而是,他认为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小品。

他觉得有人总是在看着他,母亲总是不直接回应自己的问题,而是强行转移话题。

当“父亲”从人群中念着一首打油诗出现,气氛变得更加“小品”了。接下来的故事中,孩子在控诉一切的“不正常”——钟表不走,对联贴在屋内,冰箱里放大象,家里有座机,父母之间产生误会,座机响起,接电话原来父亲资助了一个孩子,父母又瞬间冰释前嫌。

接下来,春晚中那些“老面孔”依次亮相,《小品的世界》“call back”群星闪耀时。

直到最后,一开始埋下的那个砸墙的点再次被提起,砸墙的成了母亲,虽然她并不明白孩子为什么要砸墙,但她想为他做什么。《鲜花》响起,孩子体谅地说出“砸不开不砸了”,“可能都只是我的想象”,母亲一把扯下头上的假发,故事又再次荒诞了起来……

《小品的世界》是一个极为多义的文本,不同的人将在其中看到完全不同的内容。

我们这一代的青春启蒙里,《流星花园》里的高能段落之一是在一场盛大的生日宴会上,藤堂静剪断自己的头发,她说自己不想再做家族的洋娃娃,华丽的衣裳,漂亮的头发,都不再重要了。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顿悟时刻”——一切似乎都挺圆满的,母亲在扮演着温柔善良的母亲,父亲在扮演着说一不二、缄默但权威的父亲,干净漂亮的房子,美丽的误会,总是父慈子孝的圆满结局……可是我们就是觉得受够了。年复一年的,充满矫饰、扮演、心照不宣的一个圆满、永恒的“除夕夜”已经成了梦魇。

大锤抡下去,这第四面墙注定是砸不开的,但所有人都在哭泣、雀跃,为这短暂的觉醒和胜利时刻欢欣鼓舞。

“梗”怎么玩?

第一期中还有两个节目比较值得注意,分别是《回音山谷》和《断片山》,完全在固定的场景中辗转腾挪,螺蛳壳里做道场,一个依赖语言推进剧情,一个依赖表演。

《断片山》和《小品的世界》都有着强寓言性,只是一破一立:《小品的世界》中抡锤砸墙想看看外面是什么,大家在哭还是笑;《断片山》中两个人想要插一面自己的旗帜到一座山上以示征服,但因为一抵达某一高度就会因为缺氧断片儿,导致屡战屡败,但他们又因为断片儿而一次次出发,显得精神可嘉。

《小品的世界》精彩之处就在于瓦解和打破一切,小品元素可以有,但只是用来完成新故事的素材,里面所有的“梗”其实用的都不再是它原本语境中的涵义。“大锤八十,小锤四十”,原本指向的是小品《装修》中装修工人的朴实憨厚和砸破墙为女装大佬的现身做剧情推进作用,但在《小品的世界》中完全有了新的涵义。同时,演员几次“自我反省”:“这也很小品”“我刚煽了一个大情”,时刻警惕不落入任何一种思维和情感的惯性里,让演出在不断的打破中却显得很完整统一。

我们从各种喜剧的对比中可以发现,有的节目中,就梗玩梗,也许整个创作就起始于某一个梗,这让全部的表演情节都在努力贴合这个梗的情境,处理得非常准确、集中、全面,有种语言的酣畅淋漓;但是玩梗,又总让人笑过之后怅然若失,因为我们只是用词义膨胀、表意模糊,并且在几经传播以后越发变得面目全非的“二手经验”浅浅交流一下,本质上,我们没有深度思考和表达,只是梗的搬运工。当然,有朝一日一旦被声讨,我们也得以在“梗”的掩蔽之下被赦免。

没梗显得枯燥严肃,以梗作为掩体又显得不周备、不坦诚,这成了我们时代交流和表达中的普遍困境,成与不成,或许就在于能不能跳脱梗的“麦田怪圈”,实现真正的、有效的表达的交流。

当然,也愿我们都有勇气抡起大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