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我不是坏小孩,我只是生病了”

齐鲁晚报

关注

孩子注意力难集中,到底是调皮还是多动?近年来,“多动症”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所熟知。

日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济南保健院(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刘超做客《壹点问医》,就儿童注意力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记者 秦聪聪 济南报道

成绩差是典型症状

刘超介绍,大家俗称的“多动症”,医学上称之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这是儿童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与发育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行为和情绪冲动,常伴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不良等功能损害。我国地区性资料显示,其患病率为4.31%到5.8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可能和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系。”刘超解释说,大脑在发育过程中,额叶进化成熟最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损伤。临床上发现,大约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患者,会在青少年期趋于好转,因此,影响额叶发育成熟的各种因素均可以致病。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患病儿童的症状与单亲家庭、父母患有精神疾病或行为问题、父母离异、家庭气氛紧张等相关。

此外,研究表明,此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如果有一方患病,那么儿童就有50%的机会发病。

据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主要还是依靠临床表现。多动、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是一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

当然,幼儿本身的特点是活动水平高,有些父母不知道儿童的活动水平如何算正常,在孩子出现不安静、耐受力差等问题时,会对照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或者直接带孩子就诊。

刘超提醒,多数孩子的社会功能没有受损,学习成绩和伙伴关系交往均正常,活动过度常常是在环境允许的场合,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而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往往缺乏计划性、组织性,症状至少持续六个月,且在多个场景中出现发育水平和实际年龄不一致;其最典型的症状是学业成绩差,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重。

多动症也有“成人版”

刘超介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起病于儿童期,但是,有60%-80%会持续至青少年期,50.9%可持续至成年期。

“成人的表现和儿童期的症状类似,但多动症状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减轻,表现为内心不安的主观体验。”刘超说,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两个方面,可以表现出难以集中注意力和完成任务、在工作中经常出现纰漏或粗心造成错误,在听报告、和别人交流或长时间阅读时,很难保持注意力或在完成以上工作时,表现出回避和抵抗情绪;或者可以很快开展工作,但很容易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工作效率低,难以管理有顺序的任务,难以持续保存材料和物品,在工作中表现出凌乱和没有组织,常常拖拉或错过截止日期,在生活中常忘事,例如回电话、付账单等。

至于多动冲动方面,表现为在工作中会经常离开座位、感到心神不宁,容易被干扰物影响,在休闲活动中很难保持安静、坐不住,或者经常翻看手机和平板电脑,话语过多但没有重点,频繁打断别人的话,做事或排队时没有耐心等。

治疗需全面关怀

进行个体干预

如果确认孩子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该如何治疗呢?

刘超介绍,对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其目标是缓解核心症状,最大限度改善功能损害,提高生活、学习和社交能力。

对于学龄前期(4—5岁)的孩子,临床中以行为治疗为主,行为治疗无效或功能严重损害时,才考虑药物治疗。

对于学龄期(6—11岁)的孩子,建议首选药物治疗,推荐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联合治疗。

对12—18岁的青少年,以药物治疗为首选,辅以心理治疗。

如果孩子的症状和功能完全缓解1年以上,可在慎重评估后,谨慎尝试停药,且停药期间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需要医生、家庭成员、患者、学校老师等多方共同努力,也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个体差异、药效持续时间、共患病等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刘超提醒,为儿童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安静的学习环境,培养儿童正确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减少此病所致的功能损害或减轻症状;对婴儿早期和学龄前期患儿,在进行行为矫正的同时,应及早进行提高注意力的训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