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回家的火车

北京晚报

关注

▌艾小佳

过完端午假期,我是坐高铁从老家回北京的。坐在宽敞、明亮的候车室,不禁有些恍惚。这和记忆中的火车站可太不一样了。

第一次坐火车是20多年前了,那时候还是名初中生,在邻县火车站坐的一趟数字开头的绿皮火车。很多细节至今历历在目,那个火车站不大,人很拥挤,特别是售票大厅内,乱糟糟的。印象更深的是,在车站门口上厕所要交5角钱。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捏着鼻子、憋口气,才进得去那间公共厕所。汗水、噪音、紧张的心情以及斑驳的站台,是对坐火车最早的记忆。

后来读大学了,还是坐那趟绿皮火车,从老家到北京要13个小时。

记得第一次出发前,母亲千叮咛万嘱咐,自己也一夜之间感觉长大了,因为即将独自坐火车去1000公里外的远方。

那时候,火车票非常抢手,每年的寒暑假,从学校回老家,大学生可以统一订硬座票,和同学们一起,嗑着瓜子、打着扑克,一路高高兴兴、说说笑笑就到家了。坐一宿硬座,根本不当回事儿。不过返程票可就难买了,有的时候是提前去车站排长队,还有时需要父母四处找熟人帮忙。偶尔一两次,买到了硬卧票,躺在铺上,感觉是那么的舒服。

最近几年,高铁站遍地开花,从北京到老家,只需4小时不到的时间。甚至春运期间,回家的票也不那么难买了,不用去求任何人,直接在12306下单就行。早晨出门时,给父母打个电话,中午到家已吃上他们精心做的饭菜。1000公里的距离,感觉已不再那么漫长。

这次回京的时候,母亲仍是叮嘱,“现在坐车方便,有时间了,周末也能回来看看。”坐在高铁站的候车室里,周围并不嘈杂,墙上的壁画很漂亮,站内还配有干净的快餐厅和物品丰富的便利店。我去了一趟卫生间,地面干净得发亮,几乎没有一丝异味。发车前10多分钟,站起来刷身份证就能上车,像坐公交、地铁一样方便。

上了高铁,我扫码点了一份排骨年糕,边吃边回味假期、回味家乡。周围的人大多坐在座椅上看手机,说话的人不多,还有的用电脑在加班工作。一刹那,竟又有些怀念以前的绿皮火车了,怀念那“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的叫卖声,更怀念当年那些一起打闹的男女同学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