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德意志银行刘佳: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中国出口缓解全球通胀

北京日报

关注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德意志银行国际私人银行部亚洲投资策略主管刘佳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制造业近期较快增长,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预计在制造业复苏推动下,中国消费在未来半年到一年有望逐渐走强。

他还表示,当前市场对于产业全球化已达成共识。事实上,产业在国际范围内联动布局,不但有助于行业发展,投资的增加也将促进国际协作。

中国消费预计将逐渐走强

当前,在房地产投资较弱情况下,中国的一些新兴行业能否弥补房地产行业的低迷?刘佳列举说,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制造业较快增长,近4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约为9%,高于2023全年6.6%的增速,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所在。2023年,中国家电销售、汽车销售以及工业和农业设备升级三个受“以旧换新”政策支持的行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的比重合计为8.5%,与房地产投资所占8.8%的比重接近。

刘佳说,房地产仍是比较重要的行业,最近很多城市陆续放开限购、降首付,二手房交易有所升温,去库存、降杠杆也仍在继续。房地产行业未来可能走精品化道路,做“更好的房子”,市场竞争也会让改善性需求进一步释放。

2022年以来,中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有所下跌。刘佳指出,未来半年到一年中国PPI的下降压力会减小,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中国的消费预计在未来半年到一年逐渐走强,制造业复苏会推动消费不断增长;二是全球出口的恢复也带动中国出口增长;三是工业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也会在PPI有所反映。

产业联动布局有助国际协作

墨西哥和东南亚都是近年中国企业出海的热门区域,由于墨西哥与美国签有《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很多车企对墨西哥进行投资,深圳近期也开通了与墨西哥的直航;而东南亚则是在地缘政治领域比较中立的区域。刘佳分析,从全球“产业联动”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区域对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布局来说有很大增长空间 。

刘佳说,当前产业联动和产业全球化布局已成为共识。在美国、欧洲过往发展历史中,相关产业在经历一定发展周期之后也会布局其他市场,继而逐渐实现多元化。中资在东南亚国际投资越来越多,受到政策扶持的产业,也越来越多关注东盟市场,并在考虑将研发等放在中国、其他终端制造放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产业融合、经济联动将使各方受益,中国和相关各国的关系也会更加紧密。

刘佳举例说,东盟的泰国、印尼都想吸引中国电动车建厂,企业对相关国家投资越大,国家之间也会有更紧密的协作,同时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推动各国开放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近两年,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提速。特别是2023年,跨境人民币结算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领域都出现快速上涨,较2022年上涨60%左右。刘佳指出,这是外部市场因素与国内政策共同推动的结果。

他介绍,货物出口方面,中国已有25%以上的出口以人民币计价,增幅达10多个百分点。中国银行对外支付中的人民币支付份额高于50%,超过了美元,也反映人民币的快速国际化。从海外结算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离不开中国对外投资。中国增加了对巴基斯坦、印尼、泰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这些投资越来越多使用人民币结算,也有效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未来人民币占全球储备货币有望迎来增长。

中国在帮助世界降低通胀

刘佳说,中国经济与亚太经济体深度融合。中国和亚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签署了双边贸易协议,例如韩国、澳大利亚、东盟及印度等。在亚太地区,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外向型经济体对中国市场依赖度都较高。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占总出口30%以上,其次是菲律宾、韩国、印尼,对华出口占比都在25%左右,高度依赖中国。

刘佳介绍,受地缘政治影响,中国出口市场在过去两年发生快速改变。中国向东南亚、俄罗斯、中东出口持续增加,双边贸易增长明显。中国对美国、欧洲和韩国出口出现下跌,对美国出口在过去一年较疫情前下跌16%左右。

“中国和新兴市场的贸易出现了新趋势。”刘佳介绍,过去三年,墨西哥、韩国、泰国、越南四个国家与中国的贸易余额(顺差)出现明显下降,而与美国贸易余额上升。说明这四个国家大幅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同时增加了向美国出口,使这些新兴国家成为全球贸易的受益者。

“中国在帮助世界降低通胀。”刘佳指出,由于产能回归及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2023年以来中国出口价格回落较明显,起到了缓解全球通胀的作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