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迪西上市首亏背后:行业困于“价格战”

贝果财经

关注

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陈婷 曹学平 深圳报道

科创板首家CRO(医药合同研究组织)企业美迪西(688202.SH)2023年遭遇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对于未来,其近日在对年报问询函的答复中坦承:“公司净利润水平存在下滑趋势持续的可能性。”

过去一年,美迪西营收同比下降17.68%至13.65亿元,亏损约3321万元,其在2022年盈利约3.38亿元。美迪西在问询函答复中表示,公司业绩下滑主要是毛利率大幅下滑以及计提大额减值准备所致。2023年,美迪西在客户数量保持增长的情况下,核心业务的客单价出现两位数的降幅,这其中除了公司主动降低订单报价的因素,也有部分订单延迟执行的影响。

在美迪西的披露中,同行公司2023年在同类业务上同样出现收入增速放缓或收入减少的情形。美迪西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订单价格下降是行业的整体现象,公司也是根据市场需求作出的调整,降价幅度与同行相当。

而在内部,美迪西2023年员工减少将近700人,但人工成本同比增长17.87%,占公司营业成本比重增至47%。与此同时,随着实验室的投入使用,美迪西产生的制造费用大幅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市场需求已发生较大变化,产能出现了阶段性过剩。

对于延迟执行订单的处理及其他问题,美迪西方面对记者表示,公司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如相关事项达到适用的信息披露规则所要求的条件时,公司将以公告方式发布,相关问题参考公司已披露的信息。

降价抢单

年报显示,美迪西主要从事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CRO服务业务。其中,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主要包括化合物合成及筛选、原料药及制剂工艺研究等服务;临床前研究服务主要包括药效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毒理研究等。

2019年11月,美迪西在科创板上市,公司当年营收约4.5亿元,净利润约6657.3万元,总资产达11.28亿元。此后3年,美迪西营收规模持续增长,到2022年突破16亿元,净利润突破3亿元。但就在盈利水平达到历史最高点的次年,美迪西陷入亏损。

2023年,美迪西两大核心业务的营收、毛利率均出现两位数降幅。其中,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业务营收约6.32亿元,同比下降14.07%,毛利率为15.92%,同比减少17.03个百分点。同期,临床前研究业务营收约7.34亿元,同比下降20.55%,毛利率为30.53%,同比减少16.5个百分点。从公司业务结构来看,临床前研究收入占比近两年稳定在55%左右,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开始降至50%以下,2023年约46.3%。

从客户数量及客单价情况来看,美迪西药物发现及药学研究业务的客户数量在2023年同比增长35.98%至684家,但客单价同比下降36.81%至92.37万元;临床前研究业务客单价同比下降23.59%至107.75万元,客户数量同比增长3.97%至681家。

这些新增的客户有多少是通过降价途径获得?美迪西证券部相关工作人员仅表示,客户增长主要源自公司一线团队的努力,降价是整个行业共有的情况。且从市场地位来看,公司目前在临床前研究一体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美迪西在公告中进一步表示,受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热度下降的影响,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为争取市场业务机会,主动降低部分业务订单报价。同时,受行业投融资环境影响,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推进更为谨慎,部分研发服务订单延迟执行,导致客单价有所下降。

截至2023年年末,美迪西期末在产品(主要为实验周期在3—6月的项目)中有35个项目合同发生亏损,占比为11%,对应订单金额为245.56万元,主要是受定价策略、项目实际投入超出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这些项目预计投入总成本大于收入。但美迪西未计提在产品存货跌价损失,原因是“实际发生亏损的金额对财务报表影响不重大”。

美迪西提供的服务订单的推进情况主要受客户研发战略、研发计划、资金安排等因素影响。2023年,公司的客户结构以境内客户为主,占比约70%,境外客户收入占比约30%。

分业务来看,美迪西在境内的业务订单以临床前研究为主,2023年境内该业务收入占比为62.11%;境外业务订单主要为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这类项目在2023年境外业务收入中占67.41%。美迪西在公告中表示,在公司临床前研究业务新签订单规模降幅更大的背景下,2023年的境内业务规模所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公司境内收入同比下降22.44%,境外收入仅同比下降2.59%。

更进一步地说,2023年,美迪西境内外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业务毛利率相近且变化幅度相近,但境内外临床前研究业务的主要细分业务不一,导致境内临床前研究业务毛利率(26.66%)相对境外(49.14%)较低。但总体来看,美迪西2023年境内外业务毛利率均跌到30%以内,2022年这两个市场毛利率都在40%以上。

面临“回款难”

新增订单利润空间被压缩之际,美迪西部分存量订单面临“回款难”。

公告显示,美迪西2022年以来应收账款规模增加,2022年及2023年分别新增应收账款约4.91亿元、4.84亿元,平均回款周期分别为89天、164天,期后回款占比分别为43.13%、40.96%。美迪西在问询答复中表示,应收账款增加主要是公司经营规模总体有所增长,且部分客户出于对未来存在不确定性风险的考虑,对款项支付更为保守稳健导致。

2023年,美迪西应收账款前五大客户的应收账款总余额约1.27亿元,账龄都在1年以内,坏账准备金额合计约635.08万元,其中有两家客户没有期后回款。同期,公司长期未回款(账龄超过2年)前五大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合计约1613.15万元,其中金额最大(514.22万元)一家客户的坏账准备金额为327.3万元,且没有期后回款,该客户主要从事肿瘤、抗炎症等疾病领域的化学药、生物药和现代中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武汉市2018年“科技小巨人”企业。截至2023年年末,美迪西应收账款约为6.47亿元,期后回款比例为30.66%。

而在成本端,美迪西过去一年的投入仍在持续增加。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人工成本同比增长约18%至4.89亿元,占营业成本的比重从2022年的42.26%增至47%。从员工数量上看,美迪西2023年有员工2600人,2022年为3298人(同比增长35.16%),但美迪西解释称,公司2023年业务人员薪酬总体水平提升,月均业务人员数量同比增加1.03%,从而导致2023年人工成本上升。

另一方面,公司2023年制造费用同比增长47.03%,占比增至19.93%,主要是南汇园区部分新建实验场所及美迪西杭州实验室投入使用,公司购置专业设备、实验楼装修验收完成导致固定资产折旧以及长期待摊费用增加所致。

美迪西在问询函答复中坦言,固定资产折旧及长期待摊费用等刚性成本费用短期内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压力仍存在。叠加订单价格下降,预估未来一段期间内,公司预计毛利率相较以前年度将有所下降。综合影响下,公司净利润水平存在下滑趋势持续的可能性。2024年一季度,美迪西营收同比下降42.51%,净利润同比下降136.98%。

事实上,关于行业投融资热度减弱以及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对收入的影响并非美迪西一家之言。

康龙化成(300759.SZ)在2024年一季报中表示:“受到全球医药健康行业投融资阶段性遇冷、客户需求增速暂时放缓的市场环境影响,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阶段性下降。”昭衍新药(603127.SH)在公告中表示,2023年受行业投融资热度减弱以及医药市场需求增速放缓等影响,同业竞争加剧,签单压力增大,销售订单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实验模型价格和人力成本上涨不能完全传导给客户,公司营收承压。

根据医药魔方统计,今年一季度,国内医疗健康领域一级市场共发生319起投融资事件,同比下降30%,融资金额总计196.9亿元,同比下降9%。

今年以来,CRO赛道上已有澎立生物医药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云舟生物科技(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熙华检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等撤回上市申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