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又一券商,撤回IPO申请

上海证券报

关注

6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披露,华宝证券已于日前撤回上市申请,上交所决定终止华宝证券发行上市审核。对此,华宝证券回应称,这是基于公司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做出的主动决策。后续,公司将根据经营发展情况和市场环境,适时择机登陆资本市场。

券商上市队伍持续收缩。不久前,华金证券刚撤回IPO辅导备案申请。目前,还有5家券商处于IPO在审状态,分别为渤海证券、财信证券、开源证券、华龙证券和东莞证券。这一队伍是否会继续收缩仍有待观察。

华宝证券撤回IPO申请

华宝证券是中国宝武旗下的证券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地为上海,注册资本金40亿元。

2023年3月4日,随着沪深交易所开始接收注册制下主板新申报企业提交的相关申请,华宝证券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公司拟募资2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补充公司营运资金,助力公司各项业务的发展。

2024年3月,华宝证券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IPO中止。3个月过去,华宝证券和保荐机构撤回了上市申请。6月28日,上交所正式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华宝证券财报显示,公司业绩整体呈增长态势。去年公司实现营收12.22亿元、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27%、52.30%。

依据招股书,华宝证券的主营业务包括财富管理业务、证券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其中,财富管理业务是华宝证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023年,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作为其第一大收入来源,实现了6.87亿元的营业收入,占据了营业总收入的56%。

在财富管理方面,华宝证券持续发力ETF买方投顾业务,并通过不断优化ETF的交易、运营和组合服务,在全业务链服务上形成独特的优势。沪深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前5个月,公司ETF成交额行业排名前十,交易账户数、持有规模居行业前列。

对于撤回IPO申请,华宝证券表示,公司将进一步聚焦功能性、特色化定位,切实贯彻好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的战略导向,充分利用股东特点、区位优势、特色业务禀赋等,集中精力服务好实体经济。撤回上市申请并未改变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长期战略规划。

未来,公司将通过聚焦特色领域,优化业务模式,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为实体企业和各类投资者提供更具专业、更加优质、更富特色的金融服务。后续,公司将根据经营发展情况和市场环境,适时择机登陆资本市场。

5家券商仍在IPO候场

目前,仍有5家券商排队等候IPO,包括东莞证券、渤海证券、财信证券、开源证券和华龙证券。其中,财信证券、渤海证券、华龙证券拟于上交所主板上市,开源证券、东莞证券拟于深交所主板上市。

这一IPO队伍是否会继续收缩仍有待观察。一方面,这5家券商中的多数券商上市之路出现波折,或业绩下滑、或被监管立案调查、或者股权生变。另一方面,在IPO收紧的大背景下,IPO终止大潮汹涌而来,今年以来已有超250家企业终止IPO审核。

具体来看,渤海证券近期收到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财务顾问业务违法违规,4月24日,证监会决定对渤海证券立案。渤海证券IPO自2023年3月17日被问询后,至今未更新审核进展。若违法违规成立,IPO进程或将受影响。

东莞证券与股东锦龙股份的关系,正在悄然生变。今年5月,锦龙股份公告,与东莞金控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金控资本”)就金控资本有意收购公司持有的东莞证券3亿股股份(占东莞证券总股本的20%)事宜达成了初步意向,并签订了交易备忘录。

就业绩来看,2023年,东莞证券和华龙证券均面临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的局面。

券商的IPO进程充满挑战,整体的IPO市场同样不易。IPO入口严把关的背景下,今年IPO市场迎来一波主动撤回潮。持续到目前,A股三大交易所合计已有超250家企业终止IPO审核。这一数字已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接近全年IPO终止数量。

责编:蒋烨欢   校对:孙洁华图编:赵雁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