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佣金新规”实施在即 多家公募已与券商重签协议

中国经济观察网

关注

洪小棠

“与多家券商的新费率协议签订工作已经步入尾声,可以说是基本完成了。”6月28日,一家中小型公募机构相关人士对经济观察报透露。

近几个月,为了执行7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下称“佣金新规”),多家公募机构都在紧锣密鼓地与券商重新签订新费率协议或签订补充协议。

自7月1日起,公募交易佣金率标准将按照被动股票型基金产品交易佣金费率不得超过万分之2.62;其他类型则不得超过万分之5.24的标准执行。

在新签订的协议当中,公募将此前以单只产品与券商签署合同,变成“一家券商一个主协议”进行签署,并统一归口券商研究所/部。同时,取消市场条线的佣金席位。

被打破的利益链

即将实施的佣金新规最大的变化是基金公司与券商签署的《证券交易单元租用协议》由此前以产品为单元签署,变为以一家券商一个主协议签署,并统一归口到券商研究所/部。“这几个月加班加点地在跟各个券商及托管行沟通,拟定重新签署协议的内容。其实规定已经非常清晰了,只是细节方面需要拟到新的协议当中,公司的合规和法务也要一道道审核,不能出现纰漏。”一位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这意味着,此前维系数十年的心照不宣的佣金分仓利益链条,如今终于被打破。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基金公司在上报产品前已选定托管行,若上报的产品有股票交易需求,还需提前向交易所租赁交易席位,由对应的证券公司支付租金。也就是说,交易席位以托管行为基础,同一托管行席位可以被该托管行的所有基金产品共用,业内俗称“共同圈”。

不过,沪、深交易所是两个不同的单位,每个产品也相互独立。也就是说,每个托管行开设沪、深席位的数量没有限制,即使同一家券商,也没有席位数量限制。

基金公司委托一家券商进行基金买卖交易,按成交金额的一定比例向该券商交纳费用,同时向券商支付交易手续费、研究服务费用等,被业内称为“分仓”。

所以,在佣金新规之前,券商研究所和券商经纪业务部的工作本质是让基金公司在其合作密切的多家托管行开具更多的“共同圈”席位。而这些席位便是为券商日后产生巨额佣金财富的“聚宝盆”。

与此同时,在基金公司内部,有投研和市场条线的分仓类别。

投研条线的研究佣金,便是所谓的“派点”。

市场佣金则是基金公司与券商约定的对价,如交易量换销售规模、交易佣金换“帮忙资金”、用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交易量换基金募集任务、流动性服务、营销服务等。在市场条线,基金公司的分仓模式花样繁多,也成为了此次佣金新规重点整改的方向。“以前用交易量做对价做‘转移支付’的事,现在都不能干了。”前述基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破局重生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7月1日即将实施的佣金新规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调降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费率;二是降低基金管理人证券交易佣金分配比例上限;三是全面强化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相关合规内控要求,明确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在佣金支付方面相关禁止性行为及基金托管人的监督职责;四是明确基金管理人层面交易佣金信息披露内容和要求。

事实上,在降费标准发布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于5月10日对基金公司进行了内部培训。

北京一位参加培训的公募机构人士说:“第一感受就是真严啊,这次佣金新规把现有可能出现的‘空子’都堵上了。今年底至明年初,监管部门还将开展相关的常规专项检查。”

另一家券商系基金公司相关人士称,监管明确强调,规定里不允许的费用,不能从基金资产里计提。

佣金新规实施后,公募交易佣金率标准将按照被动股票型基金产品交易佣金费率不得超过万分之2.62;其他类型则不得超过万分之5.24的标准执行。与此同时,指数增强基金的交易佣金率将按照指数基金的标准执行。

在佣金新规中,券结基金(通过证券公司进行资金结算的基金)不受佣金比例分配上限约束,但基金管理人不得通过转换存续基金证券交易模式等方式,规避关于佣金分配比例限制。

有业内人士认为,佣金新规对券结模式的限制相对较松,给出了券结产品的佣金可以转移支付研究费用的规定,不过也明确堵住了“老基金转券结”的途径。

而对于在ETF发行过程中盛行的以交易量换销售激励,使得出现ETF换量一度高至40倍、70倍甚至更高的抽屉协议。这些行为也将在7月1日严格限制销售佣金支付后被明确禁止。

这在上述券商系基金公司相关人士看来,ETF佣金费率的下降和限制转移支付后,对于ETF的交易活跃度或会有质的提升。尤其是ETF补券成本的下降,将会显著降低折溢价,也会反哺ETF规模的增长。

根据华宝证券估算,新规实施后,公募基金行业的交易佣金将从2023年的168亿元降到100亿元以内,降幅约40%。

一位公募机构高管认为,虽然短期内公募佣金支付的生态被打破,但从长期看,规范销售佣金支付有利于行业的长久发展。此举也有助于券商改变考核模式,从以销售为导向逐渐转到以投顾为导向,而不是靠拼置换交易量带来收益。

华泰证券表示,未来,市场环境将对券商研究的综合实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券商研究业务的差异化发展。券商提供更加优质的交易、研究和投资服务,会进一步完善行业的生态体系,推动行业向财富管理转型。

招商证券非银团队判断,随着费率改革深化,公募“马太效应”或加剧。其中,管理费调降直接冲击公募收入。在交易费率改革下,市场对价支付进入费用科目或会侵占利润,公募的盈利能力受到冲击,削弱基金公司对母公司券商的利润贡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