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河北面粉大王参花实业三度冲击港股,能否如愿上市融资?

市场资讯

关注

来源:中华粮网

6月3日,据新京报记者获悉,参花实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参花实业”)日前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股主板上市。但参花实业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这是参花实业第三次冲击港交所。公司曾在2020年6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后申请失效;随后在2021年3月再次尝试,但遗憾的是,这两次申请都未能如愿以偿。

招股书显示,参花实业是一家位于河北的专用粉产品制造商,成立于2002年,主要销售“参花”品牌面粉产品和副产品。2023年,其专用粉销量在河北排名第三,占据约3.7%的市场份额。目前参花实业的主要客户包括达利集团、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五得利双青商贸有限公司等知名食品集团。国内知名食品企业达利集团是参花实业前五大客户之一,双方从2012年开始合作。但参花实业向达利集团的销售额近两年持续下降,由2021年的1.35亿元降至2023年的6441.9万元,排名也从第一大客户的位置下滑到第三。

该公司的面粉产品非常多样化,涵盖110多种专用于面包、油酥点心、面条、水饺及蛋糕等食品的普通专用面粉,10余种具备卓越功能特性的热处理专用面粉(作为专用粉的高级版本),以及四种适用于多种食品的通用面粉。此外,公司还销售面粉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如次粉和麸皮。

参花实业的历史可追溯到2002年,其前身是河北固安县大地面粉加工有限公司,专注于“参花”品牌面粉及面粉副产品的制造与销售,涵盖普通专用粉、热处理专用粉及通用粉等。公司股东架构中,创始人姚志万通过丰志公司持有98%的股份,河北国资背景的国富香港持有2%的股份。

业绩方面,该公司表现较为波动。2021年—2023年分别实现营收5亿元、4.69亿元、5.44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3205.4万元、4525.6万元、4049.7万元。其中,面粉销售收入分别为4.34亿元、4.07亿元、4.65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86.8%、86.8%、85.5%。

高负债经营、募资部分还贷

从盈利能力来看,参花实业的毛利率、纯利率较为一般。报告期内,毛利率分别为10.1%、13.3%、12.6%,纯利率分别为6.4%、9.7%、7.4%。

同时,参花实业现金流吃紧、资产负债率高的问题凸显。2021年—2023年,参花实业的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分别为380万元、-1.61亿元、-1.25亿元,连续两年为负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动额度分别为7830万元、-1.17亿元、440万元。

另一方面,参花实业的银行及其他贷款大幅增加,分别为2.89亿元、4.73亿元、6亿元。这也导致其资产负债率从104.9%升至147.5%,再升至166%。其招股书坦言,“我们的业务营运资金部分来自银行及其他贷款,且日后可能会继续如此。”

对此,参花实业提示,高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净额及经营现金流出净额状况,可能令其面临流动资金风险,而且无法保证日后能够自经营活动产生正现金流。

在此情况下,参花实业上市募资的用途之一,即是“偿还若干现有来自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借款”。该公司认为,该等所得款项净额可降低银行及其他贷款结余及资产负债率。尤其是由于该等借款的利率高于其他现有借款,公司已选定该等借款进行提早还款,因此可大幅减少利息开支。该等还款将使其能够以增加的资源有效改善财务状况,以支持业务发展及未来扩展。

业内竞争激烈

参花实业所从事的面粉行业竞争激烈、高度分散。其招股书提及,2023年,国内有3000家至4000家规模以上面粉制造商(每年主要业务录得收入2000万元或以上),大部分为中小型面粉制造商。按销量计,五大面粉制造商占比约42.6%,参花实业在面粉制造商中位列第35位,市场份额约为0.2%。

参花实业直言,“我们面对来自中国面粉制造行业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品牌知名度、质量及定价等因素可能影响企业竞争力。此外,行业还会有新竞争对手入局。如果无法与竞争对手有效竞争,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来源:新京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