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A股新动向!五大行股价创历史新高,神秘资金再次抄底,北向资金逆势加仓茅台

金融界网站

关注

周四A股银行板块强势上涨,多只国有大行股价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一系列神秘资金继续大举买入沪深300ETF、中证500ETF和上证50ETF基金,为市场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力量。

五大行股价创历史新高

6月27日,A股市场迎来了一场银行股的盛宴。截至收盘,工商银行股价大幅上涨1.24%,报收5.70元/股,成功突破历史新高。交通银行的涨幅同样不容小觑,达到了1.50%,报收7.44元/股,同样创下了新的历史高点。除此之外,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国有大行也均位于历史新高的附近,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活力。

近期,A股上市银行已迎来“分红季”。6月26日当天,浙商银行、沪农商行宣布实施分红,分红金额分别为45.04亿元(包括A+H股,其中A股35.33亿元)、36.55亿元,分红比例分别为29.93%、30.10%,其中浙商银行港股分红将于7月15日实施;上海银行、渝农商行将分别在6月27日、28日实施分红,分红金额分别为65.35亿元、32.76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已有19家A股上市银行派发2023年度现金红利,合计派息金额1398.93亿元,其中有8家银行分红比例超过30%,苏州银行最高,达到31.08%。

市场分析认为,这一轮银行股的上涨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自2023年以来,银行板块的绝对和相对收益显著,而同期银行盈利增速则处于下降通道中。这反映了资本市场市场风格因素对估值的影响日益加剧。风格变化的背后,是金融产品配置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银行股性价比的提升。展望未来,红利资产逻辑与周期成长逻辑虽然看似存在背离,但其底层逻辑却高度统一,即红利回报的高确定性更需要基本面的有力支撑。

华福证券也对银行板块的行情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认为,今年银行板块的上涨主要由三方面的驱动因素构成:一是股息率选股逻辑在板块内的扩散,使得高股息策略从国有大行逐渐扩散到中小银行;二是地产政策的放松,为银行股的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市场对于银行净息差下行斜率放缓以及基本面即将见底的期待,进一步提振了市场情绪。

平安证券日前发布的一份研报显示,权益市场波动加剧背景下,银行股稳健低波、高股息的特性获得投资面更多关注,特别是资产荒背景下叠加存量高收益资产逐渐到期,追求稳定收益的中长期资金需求缺口仍然存在,分红稳定基础上高股息特性预计仍将吸引资金更多关注,持续看好板块的配置价值。

长江证券研究员马祥云称,二季度地产政策放大银行股波动,一季度银行股上涨主要反映红利价值重估,二季度以来国有大行涨幅趋缓,常熟银行、杭州银行等绩优股领涨,主要反映优质银行的业绩增速超预期。

展望后期,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张一纬认为地产政策优化,一揽子化债推进,利好银行利润表修复,行业风险预期改善,有望对估值形成支撑。考虑到房企销量尚未出现实质性拐点以及融资需求处于偏弱格局,银行基本面不确定性仍存,但积极因素正在积累,存款成本优化、政府债发行加速和信贷结构优化带来量价回升机遇。

神秘资金托底ETF基金

在银行股强势上涨的同时,神秘资金也在持续买入沪深300ETF、中证500ETF和上证50ETF基金。6月27日,多只ETF基金的成交额大幅放大,其中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的成交额达到了惊人的49.95亿元,南方中证500ETF的成交额也达到了32.21亿元。从整体来看,多只基金合计成交额超过150亿元,显示出神秘资金对于市场托底的坚定决心。

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近期市场震荡调整,市场成交缩量,在此背景下,资金通过ETF快速入场成为了一种有效的策略。尤其是沪深300ETF的成交量显著放大,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此外,今年ETF持续净流入的现象也表明,大规模资金正在通过ETF快速流入市场,偏好“逆向投资”的策略。

北向资金逆势加仓贵州茅台

除了银行股和ETF基金的强势表现外,北向资金也在逆势加仓贵州茅台等优质股票。6月27日,北向资金净卖出额达到109.58亿元,但贵州茅台、美的集团和工业富联等优质股票却获得了净买入。其中,贵州茅台的净买入额达到了4.22亿元,显示出北向资金对于优质股票的青睐。

海通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长期以来,市场存在部分投资者认为A股外资偏好消费蓝筹股的现象。然而,从近几年的趋势来看,外资净流入规模居前的行业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电力设备、电子和银行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凭借其长期竞争优势和稳定的财务表现成为了外资的新宠。这些具备基本面优势的核心资产成为了外资关注的焦点。责任编辑:栎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