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二季度分红来了!中证红利ETF(515080)每10份累计分红额升至2.85元,今日权益登记!

中国基金报

关注

近期,A股迎来年报密集“派息”。随着上市公司分红款陆续“到账”,部分代表性红利策略ETF也同步披露了分红公告。

6月26日,中证红利ETF(515080)发布年度第二次分红公告,本次计划每10份分红0.20元,分红比例约1.3%,权益登记日为2024年6月28日。

中证红利ETF每10份累计分红额升至2.85元

资料显示,这是中证红利ETF(515080)今年以来第2次分红,也是该ETF上市以来第9次分红,分红次数为同期权益ETF最多(Wind数据)。至此,该ETF每10份基金份额累计分红金额将达到2.85元。也就意味着初始面值为每份1元的话,持有至今每份累计获得0.285元的现金收益。

从年度分红比例看,加上今年一季度1%的分红,中证红利ETF年内累计现金分红比例约2.3%。拉长周期看,自2020年以来中证红利ETF年度分红比例分别为4.63%、4.14%、4.19%及4.78%。

分红节奏方面,近3年该ETF保持每年分红2次的稳定节奏。今年3月,中证红利ETF调整分红条款描述,增加“每季度可对基金相对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率进行评估”描述。未来,中证红利ETF或有望保持为高频、连续、可预期的现金分红节奏。

对于红利策略ETF分红的意义,一方面,通过分红为投资者提供较为可预期的现金流回报,提升持有人投资体验及获得感;另一方面,ETF分红暂免征收所得税、免收分红手续费,一定程度可让投资者享受税收优惠。最后,红利策略ETF通过分红,将成份股股息派发给持有人,也有利于ETF更紧密跟踪标的指数。

红利资产持续强势,中证红利ETF规模业绩齐升

近一年来,红利资产凭借在震荡行情中“攻守有道”的策略优势,市场表现较为强劲。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今年以来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累计涨幅10.51%,同期沪深300收益、上证50收益分别涨1.74%、3.73%,超额收益颇为显著。

在市场表现持续上行的同时,高股息概念也受到不少资金关注。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中证红利ETF近10日该ETF净申购额为2.56亿元;近一年看,中证红利ETF区间份额增长率近120%。

事实上,拆解中证红利指数收益来源,指数长期回报基本来源企业盈利及分红带来的确定性的利润。一般而言,高股息公司通常具备相对稳健的财务状况,其ROE盈利能力相对较高,有持续为股东分红、创造价值的能力。

从股息率来看,目前中证红利指数的股息率水平已经回升至5.86%(中证指数公司数据,计算用股本口径,截至6月25日),随着长期国债收益率的不断走低,当前中证红利的股债息差也再度走阔。从资产比价的角度来看,利率下行周期中高股息回报的性价比得到提升,红利策略配置价值或再度显现。

短期回调不改红利资产中长期底仓价值

展望后市,机构普遍认为,红利在回调之后或仍为适合底仓的较优选择。

中银证券分析认为,开年以来传统内需产业链景气回升依旧偏弱,市场对于分子端预期依旧相对悲观,总量层面弹性相对匮乏,此时高盈利质量而稳定分红的大盘红利资产就成为了市场相对收益的首选,该机构认为这一风格短期内尚难以发生改变。

政策层面看,中航证券此前表示,新“国九条”加大退市监管、强化分红等政策于分子端改善盈利质量、分母端降低单位风险溢价率,提高A股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未来A股整体估值有望持续提升。此外,在当前经济弱复苏背景下,新“国九条”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短期有望助推市场风格偏向高股息板块。

对于近期红利资产回调,华福证券表示,短期波动并不改变红利策略的长期有效性。低估值、高分红、确定分红的属性决定了红利策略长期有效。低估值组合相对高估值组合在长期上有明显的超额收益;而高分红、确定分红对应着充沛稳定的现金流,上市公司分红率与Cash ROA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中信建投也表示,目前支持红利策略的宏观经济背景、增量资金特征并未改变,市场主要担忧前期涨幅较大后红利板块的估值情况和兑现压力。该机构认为调整过后红利板块配置价值已经再度显现。若三季度市场企稳回升的催化条件一旦出现,仍可优先考虑布局红利资产,尤其重视盈利平稳或底部改善行业。

海外机构方面,高盛最新发表观点认为,中国企业实际有充裕的资本派发股息,其红利资产或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政策、自由现金流、降息等因素的催化下,红利资产受追捧可能会成为一个结构性的长期趋势。

中证红利ETF基金全称:招商中证红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对于以上引自证券公司等外部机构的观点或信息,不对该等观点和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

中证红利指数近五年表现分别为15.73%(2019)、3.49%(2020)、13.37%(2021)、-5.45%(2022)、0.89%(2023)。中证红利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和发布。指数编制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但不对此作任何保证,亦不因指数的任何错误对任何人负责。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基金投资收益的保证或任何投资建议。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CIS)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