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险资投资创投基金 集中度比例上限有望提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政策措施》),明确要围绕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四个环节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

6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改委、国资委、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五部门有关负责人就《政策措施》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将《政策措施》概括为“培育创投主体、拓宽资金来源、加强引导扶持、健全退出机制、优化市场环境”五句话,并强调,在募资端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投资创业投资,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试点范围。

发展创业投资是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创业投资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金融,既要衔接上游的研发端,又要适配下游的应用端,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但由于近年来,受境内外首次公开募股(IPO)通道收窄等因素影响,VC/PE(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退出难”的问题日益严重,并且项目退出难反过来影响募资端,从而导致投资端更趋谨慎,最终影响经济活力。

易凯资本创始合伙人王冉近日在撰文中透露,过去三年,中国一级市场投资数量从2020年的1.1万起下降到了2023年的7100起,下降幅度为38%;投资金额同期从1.5万亿下降到不到5000亿,下降幅度为68%。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亦介绍,近期,很多初创期科技企业反映,希望在资本方面获得金融支持。

对创业投资数量及投资金额下降的情况,《政策措施》给出解决方案。李春临表示,《政策措施》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投资创业投资,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试点范围,动员有条件的社会资本做“耐心资本”,解决行业“缺长钱”和“无米下锅”的问题。

对于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优势,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曾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从资金供需看,保险资金久期长,具有跨周期属性。壮大保险资金,有利于培育“耐心资本”、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

李春临称,保险资金是传统意义上的“长钱”,资金期限长,以稳定收益为投资策略,为此,《政策措施》提出,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进一步释放创业投资基金长期资金来源潜力。

为进一步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资金、耐心资本的作用,更好支持创业投资,金融监管总局于2023年9月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明确了科技保险适用财产险风险因子计量的最低标准,推动释放更多保险资金进入到科技创新领域。

比如,部分保险公司前期投资的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这些都是一些重要的体现。这些保险资金投资的项目领域聚焦的都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李明肖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这些年来,金融监管部门持续优化保险资金监管政策,先后印发了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财务性股权投资等五份监管政策文件,全面破除阻碍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制度障碍,允许保险资金投资由非保险类金融机构实际控制的股权投资基金,取消了投资单只创业投资基金募集规模的限制,支持保险机构加强与专业股权投资机构合作,拓宽创业企业长期资金的来源。目前,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在监管政策层面上是畅通的。

同时,李明肖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优化保险资金运用的规则,研究提高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度的比例上限,更好引导保险资金和相关资管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创业投资基金的配置力度,积极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