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东方“现身”拟清仓大业信托41.67%股权,转让底价16.99亿元

信托百佬汇

关注

来源:信托百佬汇

又一家AMC作出清仓信托股权举动。

北京产权交易所最新信息显示,大业信托第一大股东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东方”)拟挂牌转让持有的全部41.67%股权,转让底价16.99亿元。

据信托百佬汇记者了解,北京产权交易所6月26日曾挂出“某信托公司股权转让项目”,随之在行业引发热议。彼时该公告称,转让标为信托公司第一大国有股东所持股权(非控股权),同时该信托公司第二大国有股东拟行使随销权一并转让股权。

截至目前,大业信托第一大股东中国东方持有41.67%股权,第二大股东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持有38.33%股权。

中国东方“现身”信托股权转让

大业信托41.67%股权今日被摆上北京产权交易所货架,转让方明确是中国东方,转让底价16.99亿元。

根据披露,大业信托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95亿元,实现净利润0.36亿元。截至今年5月31日,大业信托实现营业收入1.45亿元,实现净利润0.42亿元。同样截至5月底,公司资产总计34.58亿元,所有者权益32.48亿元。

北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以2023年6月末为评估基准日对上述股权进行评估,得出转让标的对应评估值为16.99亿元。本次挂牌转让相关人员介绍,股权挂牌后,将利用公开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一步发掘股权市场价值,确保股东、公司、投资者等各方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信托百佬汇记者了解到,目前上述股权转让暂无意向方,将根据公开挂牌结果确定最终意向受让方。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产权交易所6月26日曾挂出的“某信托公司股权转让项目”中,曾如是描述转让标的:该信托公司实行双总部管理模式,均位于一线城市。其中,行政管理总部承担与属地政府、地方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对接沟通等职责,同时承担辐射周边地区的业务拓展功能;异地管理总部为党建工作的主要领导中心和风控合规中心,同时嫁接当地优质同业、人才、资金、客户优势,为公司业务发展与风险化解实现赋能。在其他四个中心城市设有异地团队。“该信托公司风险底数清晰、规模相对较小,风险总体可控。针对存量风险项目,分户制定处置方案,积极加快处置,未曾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与舆情风险。”

大业信托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公司信托资产规模为780.97亿元,较年初有较为可观的增幅。另据此次挂牌转让相关人员介绍,步入2024年,大业信托业务增长较快。截至2024年5月末,公司受托资产达到1204亿元,风险资产存量规模大幅度下降,部分不良项目处置已获得实质性进展。

AMC继续回归主业

根据中央金融工作部署,国有金融机构应当明晰发展战略,按照突出主业、做精专业的要求,逐步退出偏离主责主业的领域,推动资本向核心主业集聚。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此次中国东方挂牌转让大业信托股权,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回归主责主业、瘦身健体,同时也有利于大业信托优化股权结构,为探索业务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好基础。

据中诚信研报介绍,2019年以来,监管机构明确提出AMC要专注本地金融不良主业,严控经营风险和融资杠杆,不良资产行业迎来严监管、规范发展时代,因而AMC也逐步调整结构,向不良资产主业回归。

在此背景下,此前快速扩张的全国性AMC也在2018年集体盈利受挫后,纷纷走上瘦身提效、回归不良主业的道路。

以中信金融资产(原华融资产)为例,该司5月28日公告,向中信集团转让华融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已发行股份数量的60%。转让后,将一次性补充母公司核心一级资本63亿元,金租公司不再为中信金融资产的子公司。此前,中信金融资产曾公告转让华融中关村不良资产交易中心、华融消费金融、华融证券、华融湘江银行、华融信托等5家牌照类子公司,母公司实现收益约92亿元。

新华财经报道,中国信达、东方资产和长城资产三家AMC将于近期划至中投公司。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29日,组建宗旨是实现国家外汇资金多元化投资,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以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中投公司下设三个子公司,分别是中投国际有限责任公司、中投海外直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截至2023年末,东方资产资产总额12720.56亿元,同比增长1.94%,负债总额11105.77亿元,同比增长1.79%,净资产1614.79亿元,同比增长2.94%。2023全年东方资产实现营业收入963.81亿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