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普门科技拟10亿加码体外诊断业务 手握12.97亿货币资金为债务6倍

市场资讯

关注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徐阳

聚焦主业发展,普门科技(688389.SH)拟大手笔斥资扩产。

6月25日晚,普门科技公告,拟10亿元投建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化项目,其中一期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此次对外投资将完善公司在华东地区的产业布局,扩大生产规模。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体外诊断业务占普门科技营业收入比例较高,占比多年超70%。近年来,公司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布局,带动经营业绩增长。同时,普门科技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至18.88%;期末账面上货币资金达12.97亿元,是有息债务的6倍,流动性充足。

体外诊断产品营收占比高达79%

普门科技抛出大手笔投资计划,以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6月25日晚间,普门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安徽和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书》及《补充投资协议书》,在安徽和县经开区浦和园区投资建设体外诊断试剂产业化项目,并设立子公司作为该项目的主要运营企业。

公告显示,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最终以实际投资金额为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6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2亿元,占地约40亩;二期项目紧邻一期项目用地,供地面积约80亩。

普门科技表示,本次对外投资进行项目建设旨在进一步完善公司在华东地区的产业布局,扩大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规模,提高产品供应能力和订单响应速度,促进南京研发总部项目的新产品转产,提高公司在华东地区的研发制造协同性。

据悉,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后,目标年产约1亿人份体外诊断试剂,预计年产值约3亿元,两期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目标年产值约6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普门科技是一家高科技医疗器械企业,致力于体外诊断、临床医疗、皮肤医美和消费者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全球销售和服务。公司的主要业务分为体外诊断和治疗与康复板块。

其中,体外诊断类产品是普门科技业务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公司体外诊断类产品营收占比连续四年超70%;2024年第一季度,体外诊断业务收入2.42亿元,占比为79%。

派现融资比约为107.9%

据了解,普门科技于2008年在深圳成立,2019年登陆科创板上市。目前,公司研发的诊疗产品在全国20000多家医院装机使用,装机医院包括2000余家知名三级医院,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欧洲、亚洲、南美洲、中东及非洲等市场。

回顾往年业绩表现,普门科技成长性较高。2016年到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由1.75亿元增长至11.46亿元,7年增5.55倍;同期的净利润则由987.9万元增长至3.29亿元,7年增超32倍。同时,经营性现金流也从2799.98万元持续增长至3.04亿元。

2024年,普门科技延续了增长态势。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10.06%;实现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21.69%;实现扣非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24.60%。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608.21万元,同比增长12.51%。

作为一家研发驱动型的医疗器械企业,普门科技的研发投入较多。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一直在15%左右,在同业中居于前列。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95%至3660.14万元,占营收比重11.96%,较2023年同期微涨0.2个百分点。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普门科技实现了盈利能力提升。多年来,公司毛利率稳定在60%上下、净利率在25%左右,2023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达到65.81%、28.58%,同比增加7.29、3.03个百分点,2024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净利率上升至69.99%、34.96%。

值得一提的是,普门科技除了2019年上市首发融资3.91亿元,此后无再融资计划。而公司自2019年以来,做到了年年分红,每年股利支付率均超过36%,累计派现达到4.22亿元,派现融资比约为107.9%。

目前,普门科技财务运营稳健,流动性充足。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18.88%,较2023年同期减少0.44个百分点;期末账面上货币资金有12.97亿元,同比增加29.67%,对应的长短期债务合计仅2.13亿元,货币资金为有息债务6倍。

根据普门科技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设定的考核目标,2024年度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2年营业收入(9.83亿元)或净利润(2.52亿元)为基数,2024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6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