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哪吒汽车急上市 “输血”何时变“造血”?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

继“蔚小理零”之后,又一家造车新势力向港股IPO发起冲刺。

6月26日,港交所文件显示,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农银国际、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有望成为第五家成功登陆港交所的造车新势力。

招股书披露,此次IPO的融资将主要用于海外市场的战略性扩展,以提升哪吒汽车品牌的全球影响力;丰富产品组合及提升智能汽车软硬件技术;扩大在中国的销售、服务及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以及进行数字营销及营运用户社群;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2020年起,该公司就通过多轮融资,先后欲在科创板及港股谋求上市,但最后都无疾而终。此次正式向港股IPO发起冲刺,虽暂未给出详细的上市时间表,但哪吒汽车长达4年的曲折上市之路,也终于迎来实质性进展。

三年亏损超180亿

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哪吒汽车营收分别为50.87亿元、130.50亿元和135.5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48.40亿元、66.66亿元、68.6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达183.73亿元;毛利率在过去三年内有所改善,但依旧没有回正,分别为-34.4%、-22.5%、-14.9%;负经营现金流量分别为人民币29.91亿元、54.08亿元和43.54亿元。

深陷亏损泥潭的哪吒汽车,近些年也不得不依靠外界融资为其“输血”。其将目光投向资本市场,以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但其上市之路却颇为坎坷。

2020年7月,哪吒汽车官宣已启动C轮融资,计划2021年在科创板完成上市,但在科创板对企业“科技含量”审查的新政下,上市计划被迫中止;2021年11月,再次有消息传出,哪吒汽车正在考虑在香港IPO,可能筹资约10亿美元,但此后资本市场也迟迟未见哪吒身影。

“哪吒汽车2022年融资100亿元,今年2023年也有几十亿元的融资,目前账上有100多亿的资金,并不急于IPO。”2023年10月,哪吒汽车CEO张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的市场不理想,上不上市意义不大。

即便CEO声称“不差钱”,但尚未具备“造血”能力的哪吒汽车,依旧在之后的半年时间内积极寻找“粮草”,并迎来多轮关键资金的注入,加速其迈入资本市场的步伐。

2023年8月底,哪吒汽车宣布已完成总额为70亿元人民币的Crossover轮融资,具体投资人和细节暂未披露。据悉,Crossover轮融资类似于IPO前的“过桥融资”,通常是为了让企业更快实现IPO。

今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与哪吒汽车签约,为其提供2亿港元补贴,并协助基石轮投资2亿美元;4月,哪吒汽车喜提桐乡国投、宜春金合、南宁民生三方国资不少于50亿元融资,在多方协议中特别提到,三方将“协调相关资源,支持合众汽车尽快实现IPO”。

招股书显示,自2017年以来,合众新能源共完成10轮融资,融资总额达228.44亿元。除了国资的背书,其背后的股东阵容也颇为豪华,包括了宁德时代、360集团、华鼎资本等企业。

在当前新能源造车赛道中,“烧钱”造车成为普遍状况,加之“价格战”影响,企业所面临的生存状况愈发严峻,新势力中除理想开始盈利之外,其余4家皆因亏损踩在“生存红线”,没有“创二代”背后的靠山,只能伸手向资本市场“要钱”。

决战前夜,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是车企不被淘汰出局的重要保障,蔚来获阿布扎比22亿美元的融资、大众超50亿元增资小鹏、零跑获得Stellantis集团15亿欧元的入股,无一不显示着新势力对资金的渴望。

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造车企业谋求上市,可进一步扩充资金募集渠道,补充资金,改善其财务状况,为接下来参与到更为激烈的新能源汽车竞争市场提供保障。

在招股书中,哪吒汽车也提到,公司将利用可用的财务资源,辅以其集资能力,来满足公司目前及未来十二个月的营运资金需求。

倘若能如愿登陆资本市场,也将在白热化的新能源造车“淘汰赛”中,进一步增强哪吒汽车的底气。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交叉轮投资,四名投资人以人民币34.26亿元的代价获取合众新能源8.08%的股权,以此计算,合众新能源的估值已经达到了424亿元。

逆势登场

苦寻上市4年之久的哪吒汽车,大起大落。2022年度以“黑马”姿态勇夺造车新势力“销冠”,2023年掉队为新势力“五强”中的末尾选手,且今年上半年仍处于低迷状态。如何留在牌桌上,是其2024年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此时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或许是寻求资本市场支持的当务之急,但难言是一个在资本市场讲故事的好时机。

2023年,哪吒汽车共交付127496辆新车,同比下滑16%,尽管海外销量成绩亮眼,但总量依旧难言出色,销量腰斩,2022年15.21万辆的“销冠”风采不再,成为造车新势力中唯一一家销量“开倒车”的选手。

2024年初,高合汽车陷入停摆,大厦将倾,在残酷的造车赛道上,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哪吒汽车成为提名最多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此前,在因推迟发放年终奖而遭到员工声讨时,张勇回应时也坦言“有必要把寒气传到每一个人”。

今年以来,哪吒汽车销量仍在持续走低,一季度哪吒汽车全系车型销量为24434辆,只完成年度30万销售任务的8%。

在烈火烹油般的“价格战”中,高端化碰壁的哪吒汽车,主推的中低端车型又迎来比亚迪等品牌的强烈对冲,且随着小鹏面向15万级市场的新序列MONA的发布,哪吒汽车面临的考验也将愈发尖锐,规模化增长实属不易。

对于销量下行,哪吒汽车在招股书中说明,由于哪吒汽车在此期间努力合理化及简化其国内生产能力及全球供应架构,以进一步推进其国际化举措,因此暂时影响了哪吒汽车的生产。

不同于国内市场的低迷,哪吒汽车一直推行的海外扩张战略取得一定成果。数据显示,2023年,哪吒汽车海外市场营收占比从上一年的1.8%跃升至12%;2024年1—5月,哪吒汽车出口16458辆汽车,位列新势力车企出口榜第一。

东南亚是哪吒汽车的重点深耕市场。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以2023年上险量计算,哪吒汽车是东南亚新能源乘用车排名前三的品牌。今年3月和5月,哪吒汽车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工厂已分别投产,在马来西亚的工厂则已于今年1月动工。

海外市场较为出色的成绩与持续扩大的布局,或将帮助哪吒汽车在资本市场中获得更多关注度。

哪吒汽车在招股书中也明确表示,此次IPO的募资用途,首先是加强海外布局,进一步投资东南亚市场,并快速拓展拉丁美洲、中东及非洲等潜力市场,提升全球营运能力,设立分公司、进一步本地化海外供应链,并在海外设立更多门店,拓展销售和服务网络。

但需要注意的是,海外市场的单线“开花”不足以支撑哪吒汽车进军“决赛圈”,也难以帮助其获得资本市场持续性青睐,国内市场排名、产品力、品牌力、技术力、营销能力与盈利能力都是关键的因素。发挥长板优势的同时,如何补齐短板,获得销量与声量上的提振,对于哪吒来说尤为重要。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造车新势力“淘汰赛”加速,亏损普遍持续扩大,机构投资者也对其有所顾虑。成功登陆港股后,哪吒汽车依然需要尽快提升销量规模,形成“造血”能力,并在资本市场讲出好的故事,才有机会持续获得资本市场的看好。

2024年,张勇为哪吒汽车设下全球销量30万辆的目标,其中国内市场目标为20万辆,海外市场则为10万辆。

棋至中局,尽管海内外市场的目标完成率不足三分之一,但年中走到冲刺IPO的关键时刻,上市之路迎来实质性进展。下半年或许在资本市场的辅助下,哪吒汽车也有望借力“回血”,换取很多继续参赛的筹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