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祁连多方聚能备战旅游旺季

西海都市报

关注

西海全媒体记者 李皓 吴予琴

进入5月,我省迎来了又一个旅游旺季,行走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街头的游客逐渐多了起来。

跌宕的旅游市场

祁连县是我省旅游大县。2023年,祁连县接待游客190.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2亿元。可是,较之前几年,这两个数值均未达到预期。

2019年,祁连县的旅游人数突破2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3亿元。祁连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钟春林认为,造成祁连县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有所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祁连县的对外交通曾一度不畅。

祁连旅游业的发展与甘青大环线的繁荣发展密不可分。甘青大环线是甘青两省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开发的,是一条在西北乃至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线路。

“甘青大环线的北线从兰州出发,通过门源进入祁连,南线由兰州出发经刚察进入祁连,随后通过祁连进入河西走廊。”钟春林说。但是由于诸多原因,进入祁连的213国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路况相对较差,驾车从青海湖驶入祁连需要近7个小时,这让很多旅行社不再把祁连当做中转站,逐渐被西北大环线“冷落”。

2018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多个景点相继被自驾旅行的拍客发现,甘青大环线逐渐延伸,来祁连旅游的人数就更少了。

针对这种情况,祁连旅游亟待破局。

祁连旅游的审时度势

这几年,中国旅游市场出现了新业态,私人定制游、自驾露营游成为了西北旅游的典型模式。针对旅游市场的变化,祁连文旅人对祁连的旅游发展也进行了重新定位。

“目前,祁连县建成了两个国家级自驾游旅居车营地,两个省级自驾游旅居车营地,不少村也建起了小型的自驾游旅居车营地,可以满足游客们自驾露营的需求。”钟春林说。

为了适应旅游市场的新业态,祁连县企事业单位的全部停车场都对自驾游客免费开放。非特殊情况下,游客来到祁连后,不会遇到停车难的问题。在旅游促销方面,祁连县一方面坚持走出去宣传,另一方面锚定全国市场,将全国的文旅专业人员请进祁连,为振兴祁连文旅业出点子、想计策。

今年4月13日,全国百家旅行社走进祁连,针对祁连的旅游特色规划线路;5月17日,第二批全国百家旅行社走进祁连,为祁连文旅发展把脉献策。

“从走出去到请进来,体现的是祁连文旅人开放务实的战略思维,我们就是要针对祁连的特点,闯出一条适合祁连旅游发展之路。”钟春林说。

今年,祁连县还新开发了一处旅游景点——天境山景区。7月13日,天境山景区将试营业,进一步丰富了祁连县的旅游资源。与此同时,祁连县原有的景区卓尔山也建起了水滑道,游客的体验感将不断增强。

旅游与创城相结合

为了让游客在祁连有更舒适的旅游环境,今年,祁连县将旅游发展与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全面提升祁连城乡环境整体水平和游客舒适度。

在创城工作中,祁连县首先将全县135个小区50个环境整治点结对联点到各县级领导和部门,建立部门单位包街、联点社区(村、小区)的创城工作机制,从组织架构上确保创城工作顺利推进。

同时,祁连县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分工安排,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宣传动员、志愿服务、督促指导等各类创建活动,并将每月24日定为“创建日”,实现了全域创城、全民创城的良好氛围。

今年,祁连县先后出动清扫保洁人员6000人次,对全县城区主次街道、绿化带、死角垃圾进行日常的清扫保洁工作,清理卫生死角600处,清理垃圾310吨,清理绿化带垃圾304吨,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组织维修人员对城区1160盏路灯全面检修,更换人民路、滨河路、林场路等路段损坏路灯灯泡820个,城区照明设施亮化率达98%以上。

“我们就是想营造出宾至如归的感觉,让游客留下来,不想走。”祁连县创城办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如今,用旅游带动创城,用创城拉动旅游已成为祁连人的共识。钟春林说,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多部门的协同参与,今年,祁连县多部门将聚势蓄能,带动全县旅游业高效发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