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二次捐髓!湖南大学生为生命“续航”

三湘都市报

关注

三湘都市报6月26日讯 “这是一份超越亲情的生命担当!您给予了菲菲两次生命,这就是没有血缘的‘血缘’,因爱而生的亲情……”6月26日,湖南城市学院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大三学生何晴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来信,字里行间充满着感激之情。

2023年6月28日,对何晴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她接到了湖南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身患白血病的女童菲菲血型初配相合。经过高分配配型和体格检查,何晴符合捐献条件,这让她激动不已。然而,当她将这一决定告诉父母时,却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父母担心捐献会对她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反复劝说何晴放弃。但何晴依然坚持,她说:“我一定要捐献,我不能看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每天忍受病痛的折磨。”

同年11月,何晴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完成了首次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挽救了菲菲的生命。她的善举不仅让她成为了益阳市第42位、全国第16320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更让她获评益阳市红十字会优秀志愿者,成为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宣讲员。

“菲菲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可能又会出现危机。”今年5月,何晴再次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菲菲的病情出现反复,急需输注淋巴细胞。面对这个紧急情况,何晴没有犹豫,决定进行二次捐献。尽管父母再次表达了担忧,但何晴说:“我也曾担心过二次捐献会对身体不好,但想到提取自己身上的部分细胞就能够拯救一个生命,我觉得我应该去做。”6月21日,何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完成了第二次造血干细胞采集,她成功捐献了212毫升淋巴细胞混悬液,再次为菲菲送去了生的希望。

“这是我人生中不可多得、弥足珍贵的一段经历,也希望通过我的经历能够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行列中来。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献出一份爱心,更多的患者就有了希望。”何晴的话语充满了力量,她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心与温暖,诠释着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 通讯员 李谌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