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潮起海之南 风扬自贸港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光明日报

  【文化流淌】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内源动力。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多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是彰显一个城市魅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深入推进,海南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文化建设风生水起。自贸港的核心区省会城市海口愈加焕发出灿烂的生命力,涌现出一张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有力提升了海口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助推了经济发展,激活了城市魅力。

  海口这颗位于海南岛北部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交汇点,丰富的历史文化、海洋区位优势带来的经济活力,共同绘制出了一幅独特而绚丽的城市画卷。

  海口市起源于汉代,开埠于宋末元初,迄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曾设有宋代的海口浦,元代的海口港,明代的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等行政机构。府城鼓楼、西天庙、冼太夫人庙等历史遗迹,不仅记录着海口的历史变迁,也承载着当地人民的记忆与情感。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多元文化的融合,带给海口独具魅力的文化氛围。

  海岸经济的发展使得海口的海洋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海洋文化是海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禀赋,推动了海口与国内外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近年来,海口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海口原生的海岛风貌,骑楼老街的南洋图景,琼崖革命的红色印迹,现代的滨海都市景观,海口港的日新月异,以及海口新港的启用等,共同构建起了海口独特的性格与气质。海口市还通过全域旅游路线的建设,将历史文化遗址、现代美丽乡村、国际购物天堂等多个地点串联起来,形成“全域海口”,向外来游客展示海口的美。“海口文化产业园”“898艺术村”“电影公社”等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是海口市民和游客赏心悦目的打卡地,也成为海口新的经济增长极。文化产业的壮大不仅提高了海口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还为海口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旅游业是海口海岸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海口的海岸线长达136.23公里,拥有多个美丽的海滩和迷人的海滨风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来此游玩。这些游客不仅带来了消费和经济效益,还带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观念,丰富了海口的文化内涵。例如以“筑梦自贸港·雕绘西海岸”为主题的2023西海岸沙雕文化艺术节活动,让国内知名沙雕艺术家齐聚海口,用细腻的沙子把海口西海岸装扮成充满童话色彩的艺术殿堂。秀英区以此为契机,联合周边景区景点推进文商旅多元融合,充分释放出融合发展的“乘法”效应,有效延伸了艺术节IP消费业态。同时展出的还有多项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现了海口的技艺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

  海口不仅是一块历史文化的瑰宝,更是一个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兴城市。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海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海洋经济作为海口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传统的渔业、海盐业等海洋第一产业,逐渐发展到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等海洋第二产业,以及滨海旅游业等海洋第三产业,这种转变使得海口市的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和现代化。海洋经济的崛起为海口市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增长。2023年,海口市海洋生产总值991.88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16.5%,占海口市GDP比重42.1%,占海南省GDP比重39.1%。海洋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海口一系列新兴产业,如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装备制造等。这些新兴产业不仅具有高技术含量,而且发展潜力巨大,为海口市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核心城市,海洋经济的发展为海口拓展国际贸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得海口的产品能够更便捷地进入国际市场,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进入海口,为海口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海口,这座沐浴在南海暖阳下的明珠,承载着琼州大地的历史底蕴,又展现出蓬勃发展的现代气息,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在时代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引领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浪潮。

  (作者:李孟伦,系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海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