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改造病房167间 更新设备142台

封面新闻

关注

记者探访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提档升级”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改造后的病房“样板间”。

6月25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探访了这里的设备更新项目和老旧病房改造项目。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医院第一住院部大楼内正在进行改造搭建,施工人员正在施工。

日前,成都市制定出台了《成都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要加快智慧医院建设。成都各大医疗机构借着这股“东风”,有什么行动?聚焦“医疗质量”“就医体验”之下,将为广大市民带来怎样的便利?

引入智慧物流系统

实现物品自动快速传输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一住院楼于2007年投用,至今已运营十余年。原建筑内部分区布局不合理,导致流线不畅,此外门禁安全系统等无法满足新需求等问题日益显现。”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工作人员贺佳莹介绍,加之内部装修及设施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及老化,卫生间、墙体等区域存在渗水霉变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民的就医体验。

目前,该医院实施了第一住院楼的病房改造和设备更新,其中将改造病房167间,改造完成后,病房总数将由原来的不到400间增设至460余间;同时增设公共卫生间10个、无障碍卫生间7个;新增连廊700平方米,配套建设地下室及其他附属设施等。

“此次改造还引入了智慧物流系统,物流总运输距离达3.4公里,共设置61个站点,涵盖静配中心、中心检验、中心药房等主要的发送与接受科室,投入运行后将大大减轻医务人员的负担,实现医院内部各科室之间物品的自动快速传输,减少地面空间的物流和人流。”贺佳莹说。

随后,在该医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病房“样板间”,只见宽敞明亮的病房卫生间内,配备了SOS紧急呼叫器、洗漱洗浴等设施,还设置了厕所扶手等辅助设施,以满足适老化需求。同时,通过改善病房空间、调整床位布局,病房区的2-3人间占比将由73.98%提升至82.28%,更好地满足市民医疗需求。

引入高精度设备

为患者带来更高效医疗服务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疗设备更新涉及肿瘤科、住院产科等6个科室,更新的设备包括放射治疗系统、内镜系统、移动式C型臂X射线机、3.0T磁共振、手术机器人等,共计142台(套)。

“原有的设备大部分已使用近10年,功能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李文波说,更新后的内镜系统具有更高的图像分辨率和更小的内镜直径,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手术机器人则提供了更高的操作精度和灵活性,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恢复时间。

“更新后的3.0T磁共振成像设备能更快地完成扫描,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尤其是在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的成像上更具有优势。直线加速器的更新也将提高放射治疗的效果,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这些设备的更新将为患者带来更便捷、更高效的医疗服务。”李文波说。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病房改造已于4月15日动工,预计将在2025年8月完成;设备更新已于5月31日完成立项。此次医疗设备的更新将为医院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陈静 摄影报道

加载中...